疫情改變世界》二戰後首見 美國男女平均餘命大幅下降 與病毒共存可行嗎?

新冠疫情

新冠肺炎目前造成約2.3億人口感染、480萬人死亡,疫情也造成經濟蕭條、疾病診斷治療的延後、身心靈層面的壓力遽增等影響。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從29個歐美國家及台灣2020平均餘命相較於2019年可看出,台灣平均餘命男女分別上升0.4及0.5年。在歐美國家中除了挪威、丹麥及芬蘭女性平均餘命有增加趨勢外,其他國家平均餘命皆大幅下降。

「其中又以美國下降幅度最大!男性下降2.2年、女性下降1.7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首見如此嚴重死亡相關事件。」陳秀熙指出。

在目前各國希望與病毒共存下,全球各國的防疫措施是如何?又該怎麼做才能減少死亡個案的上升?

美國個案數多,但疫情有緩和趨勢

陳秀熙指出,比較6月份及目前的疫苗、檢測及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可以看到疫苗施打率在多數地區涵蓋率快速增加,部分國家檢測也有所提升,「然而在NPI各地區逐漸寬鬆,由其在歐洲、非洲、南美洲較為明顯。台灣從6-10月疫苗涵蓋率提升、維持相當檢測措施且NPI限制逐漸放寬。」

他表示,進一步利用個案數及Rt值分別反映疫情嚴重程度及趨勢,可以看到在六大洲中,歐洲國家仍有部分的疫情持續嚴峻(個案數多且Rt ≥1),「美國目前個案數多但Rt<1,疫情有緩和趨勢。而非洲國家大多個案數不多,但部分國家疫情有上升之趨勢。」

陳秀熙進一步指出,雖然美國確診開始趨緩但各州疫情仍差異甚大,「從7天確診數可看到確診大多集中在南部,且8月相繼開學,更可發現因確診而使得學校再度停課,以南部學校最多。」因此加州近期強制學生需施打疫苗才能進入校園,為全美第一個頒布限制的地區。

(更多疫情相關新聞:11月起打哪些疫苗能入境美國?高端3期歐盟核准進行...獲國際認可有望?專家解析

疫苗施打率低、取消戴口罩...俄羅斯、烏克蘭疫情持續惡化

至於歐洲疫情及防疫作為,陳秀熙指出,隨著施打率增加,至今年10月法國全人口一劑施打率來到74%,西班牙更達到81%,疫情也日益趨緩、確診數持續下降。「在高施打率的保護下,兩國政府也開始放鬆NPI重啟經濟活動的準備,如同德國校園口罩令解除,法國也有47個鄉鎮取消11歲以下兒童校園口罩令、並於全國室內場館放寬容量至75%,且持續推行健康通行證、不再提供免費檢測進而提升民眾施打疫苗意願。」

陳秀熙指出,雖然德法兩國已開始解除校園口罩令,「然而從同樣高疫苗施打率的英國疫情看出,英國目前校園已開放一個月,由於18歲以下的疫苗覆蓋率仍低,整體感染率上升已轉變為主要來自於學生感染率上升,因此在校園防疫上仍須特別注意。」

而歐洲部分國家在疫苗施打率仍偏低的狀況下,仍取消強制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陳秀熙指出這也使得疫情持續惡化,「以情況最嚴重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為例,俄羅斯因盛行以抗體檢測確認自身保護力,而非透過完整施打來提升免疫保護力,使得疫苗施打率低,加上政府堅持不實施封城等防疫措施,使得疫情持續高漲,死亡人數也屢創新高。」

至於烏克蘭,陳秀熙認為是因疫苗取得不易,且大多都仰賴COVAX平台捐贈,「因此至少一劑疫苗施打率僅達16%,加上先前過早進行解封,使得疫情再起,確診者中多為醫療人員,恐對醫療量能造成很大的影響,進而造成死亡數逐漸上升。」

陳秀熙指出,俄羅斯疫苗施打率低,加上政府堅持不實施封城等防疫措施,使得疫情持續高漲,死亡人數也屢創新高。(圖片來源/KitzD66@pixabay)

「台灣是目前世界中個案數少,且控制疫情效益最好的國家」

而亞洲國家雖前一陣子疫情嚴峻,但陳秀熙認為也逐漸受到控制,他也認為台灣是目前世界中個案數少且控制疫情效益最好的國家。

「亞洲疫苗施打率較高的兩個國家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全人口施打至少一劑/完整施打疫苗比例分別為73%/63%及80%/77%,皆逐漸走向與病毒存的策略。」他表示,在疫苗及NPI嚴格實施下,馬來西亞近期確診及死亡均趨緩,並在9月初宣布完整接種者鬆綁禁令與病毒共存,10月將針對老年人及高危險族群追加第三劑疫苗,預計於年底疫苗覆蓋率達9成時重新開放邊境且允許民眾出國旅遊。

新加坡則是因8月起實施與病毒共存策略,解除部分防疫限制,允許上限5人之聚會,近期確診及死亡個數上升,「然而因高疫苗施打率過去一個月內感染者有98%為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目前政府考量到感染數快速上升的情況,已再度將群聚限制人數降為2人,且民眾必須在家工作。」陳秀熙指出。

藥物、疫苗多管齊下,防重症與病毒共存

怎麼做才能減少死亡個案的上升?

陳秀熙舉英國的例子,他指出英國自2020年4月至12月時,確診者在感染5週後有21%仍持續出現症狀,以疲勞(11.5%)、咳嗽(11.4%)及頭痛(10.1%)最多,而感染12週後仍有10%持續出現症狀。

「因此,英國國家健康照護專業組織NICE將急性感染後4週出現新症狀,或持續出現症狀的患者定義為long COVID,並於12月提供臨床指引建議對long COVID患者提供血常規檢查、腎和肝功能檢測、C反應蛋白檢測、運動耐量檢測及胸部X光檢查,並持續監測提供後續照護。」

其他預防及治療新冠的策略,陳秀熙指出,目前各國也在積極研發推行口服抗病毒藥物、再生元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單株抗體或細胞療法統合效益、接種疫苗等方式希望能降低確診率和死亡率。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強調,「雖然目前看來是不可能用疫苗來防堵感染,但還是可以防止重症。現在的策略就是防重症,然後讓這個病毒跟人類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