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2022選戰徵召或初選搞不定派系 「後蔡英文時代」無力感已浮現

政治

民進黨11月14日將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2022年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民進黨全代會工作小組今(13)天繼續討論條例內容,目前黨中央初步提三個方向,分別是六個直轄市由黨主席徵召;非六都則延續2018年提名條例,再細分為「執政屆滿縣市」、「連任縣市」、「非執政縣市」三類別制定提名規則,由各派系中常委再來協調,目前仍未拍板定案。

六都市長人選徵召或初選?綠營未達共識

正國會中常委陳茂松提到他在工作小組會議中多次主張應該回歸制度,全面初選,但一直被秘書長林錫耀「摸頭」,甚至試圖私底下說服他,強調是「高層」要六都徵召。

今工作小組會議再度針對六都徵召與否過招。面對後蔡英文時代,派系各自為政,能否順利按照「高層」想法運作六都首長人選由黨主席徵召,而非初選制度產生,恐怕過程需要一番刀光劍影廝殺,結果能否盡如人意也很難說。

不過,更多民進黨人士猶豫的是,若六都首長人選採取主席徵召方式產生,各縣市派系間能否放下扞格,走向大團結?過去民進黨最引以為傲的,無非就是黨內民主競爭後,還繼續團結對外。

(更多新聞:幕後》揭蔡英文佈局接班梯隊A計畫 「比起換閣揆...蔡更怕蘇貞昌現在請辭」

陳茂松以英德之爭為例,稱初選後更團結

2019年民進黨提名總統參選人之前,發生史無前例的賴清德登記挑戰黨內總統初選。長達半年的英德之戰,讓黨內派系廝殺慘烈,最後蔡英文勝出,賴清德成為副手,兩人一起拿下總統選戰史上最高票。

主張2022年縣市長全面初選的陳茂松也用英德之爭當例子,表明自己主張初選並非撕裂黨內,反而更能團結。因為初選輸的人會心服口服,全力配合,若採取徵召,恐會有不公平的嫌疑,他更用2019年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的例子來說服黨內縣市首長全面初選。

不過,若由主席徵召六都參選人,也有隱憂。首先2022年的蔡英文,還會是2018年的蔡英文嗎?年底四項公投是後蔡英文時代第一場戰役,若四項公投過關,現行蔡蘇體制仍可以繼續維穩運行;但若年底四項公投全被民意否決?蔡英文恐提早跛腳,蘇貞昌強勢領導作風也會面臨更多挑戰,屆時這樣的黨主席,如何強勢徵召六都市長候選人?最後也必須淪為與派系妥協、交換,若真如此,比起來若全部初選是否才是更好選項?

後蔡英文時代,派系焦慮感日增

其次更不能忽視的是派系日漸膨脹的焦慮感,總統第二任任期,長期維穩政權的蔡蘇體制產生微妙變化,派系面對後蔡英文時代與蘇貞昌大權緊握焦慮不安。

不過,每次的「換閣揆」都被總統府強力否認,今年8月更爆出一份部會改組名單,不過,屢次傳換閣揆傳聞,都只讓蘇揆位置越坐越穩。

眼見閣揆大位難以撼動,更加加深後蔡英文時代派系憂慮,後續不斷透過聯合聲明、開記者會,甚至直奔官邸表達訴求,除了反映民意,更要透過表達訴求過程,參與政策決策,甚或影響既定政策。

從先前五倍券到疫苗政策、大新竹合併、宜蘭高鐵選址等等,再加上近期2022六都徵召的喧擾,目前看來非蘇新派系已經從「換閣揆」延伸到挑戰黨權,而蔡蘇體制政策已非2019年剛剛形成時的牢不可破。

由於後小英危機感沈重,對於非蘇新而言,他們與蔡英文、蘇貞昌、林錫耀組成的黨政體制存在巨大分歧,雖然蘇之於政務,林之於黨務,某種程度都是在小英意志下的運作,但派系希望透過集體運作影響政策,一方面除了凸顯走到後蔡時代的焦慮感,有派系在找下一位「蔡英文」。

(更多新聞:直稱對岸中國!「中華民國台灣」72年新史觀 蔡總統國慶演說的八點觀察

英德之爭在黨內仍有後遺症

且2019年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的英德之爭後遺症持續在黨內隱隱發作,相信越接近2024年總統大選越明顯,而未來有意爭取大位者,儘管嘴上沒說破,但身體很誠實。有的找企業家開讀書會、上課,或與各派系交由往來,跨出舒適圈,全台跑透,比起明年2022年地方選戰,派系與有志大位者看似乎同一方向。

在種種複雜因素交錯下,2022年地方選戰將牽動2024年黨內接班人選競逐,到時候恐怕已經不是蔡英文強勢領導或是透過蔡蘇體制就能輕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