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COP26將登場 《巴黎協議》6年後全球碳排不降反升

環境議題

本文作者為:前歐盟氣候行動執行委員海德嘉(Connie Hedegaard),她曾任丹麥環境部長、氣候暨能源部長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或許不討喜──尤其是對那些之前被英國脫歐(Brexit)延期搞得焦頭爛額的歐盟領導人而言──但英國將於11月在蘇格蘭第一大城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下簡稱COP26),因此歐盟必須擱置與強生的心結,準備上工。

綜觀全球氣候會議史,截至目前為止,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下舉行的氣候談判涉及兩個歐洲城市:丹麥哥本哈根、法國巴黎。

《巴黎協議》6年後碳排不降反升

2009年各國領袖及談判代表齊聚哥本哈根,簽署了全面性的《哥本哈根協定》(Copenhagen Accord),該協定促使全球廣泛採取行動以免全球暖化造成嚴重破壞。然而,這項條訂並未成功。太多大國──他們同時也是大排放國──並未提出任何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的可行方案。歐盟領導人發現自己只能在一邊吃瓜,眼睜睜看著美國、中國和印度制定沒有拘束力的協定,也因此留下許多未解決的問題,而最脆弱國家的代表只能絕望地坐看自身利益再次遭到邊緣化。

一項關鍵的政治誤判,導致哥本哈根會議註定失敗:儘管歐盟應該捍衛自家民眾,但它也是氣候變遷受害國家的重要夥伴。如果沒有歐盟支持──我指的是真正的政治、財政和實體援助──最脆弱國家在談判中不僅發揮不了任何作用,也無法選擇自己希望獲得的資源和協助方案。

歐盟從這次經驗中吸取教訓。2011年南非德班(Durban)COP17,歐盟率先制定議程,確保受害最深的群體能夠發聲。這項作法獲得成效,並為2015年COP21簽署《巴黎氣候協議》鋪路。

2015年當世界領袖齊聚巴黎,歐盟再次發揮領導作用。歐盟協助成立「雄心聯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這是一個由已開發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非正式團體,致力展開邁向綠色經濟的過渡措施。這一次美國、中國同意,他們在採取氣候行動方面具有共同利益。COP21確立了全球目標,即以前工業化氣溫為基準將暖化幅度控制在1.5℃以下,已開發國家承諾資助貧困國家緩和氣候變遷影響,並落實永續經濟發展。世界主要經濟體有責任迅速採取行動,同時分享其財富和知識帶來的益處。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挪威主權基金1.4兆美元居全球之冠 新政府誓投入氣候危機

美中碳排共占全球近5成

各國終於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倏然間,未來似乎出現希望曙光。然而之後6年,就連疫情肆虐的2020年,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仍持續攀升。洪災、颱風、野火和致命熱浪發生的頻率與強度都在增加,事實證明氣候模型非常準確,而正如我們所知,這不過是個開頭而已。

氣候危機曾被認定是屬於我們後代子孫,或那些生活在極端條件下的人的問題,但歐洲如今也在承受後果。2021年德國、比利時都有人因洪災喪命,而極端溫度使地中海氣候出現巨變。

接著,我們迎來2021年格拉斯哥COP26。今年,所有《巴黎氣候協議》簽署國必須評估自身進展,然後重返COP26談判桌進一步承諾在國內採取更多行動,並由富裕國家提供貧困國家協助。然而,新的金援仍然短缺,英國成為COP26主辦國前幾個月,便宣布減少長期占其GDP 0.7%的外援款項,這是對氣候問題傳遞錯誤訊息。

部分英國政府似乎更注重排場,而非實質;美國、中國似乎更關心互相作對,而不是他們各自應對全球暖化作出的貢獻。全球兩大排放國共占世界近5成的排放量,他們的任務非常明確:美國得兌現承諾提供氣候融資,中國必須逐步停用煤炭,這兩者同樣重要。

那歐洲呢?幾乎沒有歐洲政府認真透過外交手段重啟「雄心聯盟」,該聯盟對當年《巴黎氣候協議》能成功制定至關重要。此外,歐盟從未真正對美國施壓,要求他實現承諾,每年捐輸1000億美元至貧窮國家,幫助他們適應和繁榮發展。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氣候經濟學:今日為愛地球犧牲1美元 百年後能創造200元收益嗎?

EU將決定COP26成敗

COP26若想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為全球下定決心共同合作的關鍵時刻,一起應對我們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歐盟勢必得挺身而出。歐盟是全球最富裕的貿易集團,具備最成熟的外交力量,在包容與公平議題上也是世界典範。除非歐盟扮演核心角色,否則COP26註定無法成功。

如果歐盟及其領導人、外交單位現在就採取行動,防止災難發生、確保具包容性又不失雄心的全球氣候行動獲得成功,全體人類將會受益。格拉斯哥COP26必須制定真正的融資和減排目標,世界已無法承受另一場「哥本哈根失敗」。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校稿潤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