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公投總複習》制度、經費、投票率 公投綁大選影響層面一次掌握

公投

全國性公民投票第19案:「你是否同意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半年內,若該期間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時,在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之情形下,公民投票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

同意  ➡️ 公投綁大選
不同意 ➡️ 公投與大選脫鉤

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與十件公投案合併辦理,造成開票作業時間冗長,從當天下午4點開到隔日凌晨3點35分,共計11小時35分。過程中甚至發生邊選邊開票的狀況,讓時任中選會主任陳英鈐在投票日隔天,因選務督導不周而引咎辭職。

2019年6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投法修正案,明定公投日為8月的第4個星期六,自2021年起每兩年辦一次,使公投與大選脫鉤,引發在野黨不滿。公投提案人江啟臣就在公投理由書中表示,執政黨是因爲發現公投對己不利才主導修法,希望藉此降低投票率,以逃避民主監督。

2020年9月23日,時任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提出「公投綁大選」公投案,經連署審查後,2021年5月17日正式成案。

正反雙方都稱自己比較省錢

公投綁大選有沒有比較省錢?正方代表包正豪表示,公投單獨辦理要花費8億多元,合併辦理則需花費4億多元,這相差的4億多元經費,可以買400萬個百元便當。

反方代表管碧玲則表示,合併辦理所估算出來的4.4億元,是以在不增加人力的清況下計算出來,且每增加一案還需增加1.1億元。若以四個公投題目為基準,公投綁大選比脫鉤每四年要多花15.4億元。

中選會資料顯示,2018年時的選務人力高達29萬5904人,與2016的20.4萬人相較,公投大選併辦多需要9萬1904人的額外人力。全台共1萬5886個投開票所,估計每增加一案公投需增加3~6人幫忙。

(更多相關新聞:1218公投總複習》斷層、經費、核廢料 核四重啟影響層面一次掌握

對比2018與2021,綁大選公投每案省1.54億

中選會表示今年的公投選舉共包含四案,總經費將達16億1991萬,其中2億4202萬是防疫經費,實際用於公投選務的費用為13億5996萬台幣,平均每案花費3億3999萬元。而2018年大選與公投併辦時,總經費為46.9億元,用於公投的經費約為15億,平均每案1.5億元。

兩相對比,可知道若採取公投綁大選的模式,平均每案公投可節省1.54億台幣。但直接比較不同年份的選務經費,其實是有許多盲點。有太多因素會影響每年支出,因此經費數字皆只能作為粗略參考。

(更多相關新聞:四大公投案門檻高 中選會:495萬6367人投同意票、且同意大於不同意才過關

綁大選與投票率,兩著相關但並非絕對

提案人江啟臣指出,公投單獨辦理對選民前往投票的誘因不足,且若在低投票率的情況下通過,結果恐怕也缺乏代表性。正方代表楊植斗表示,2008年的高雄地方性公投,就是因沒有同時辦理大選,缺乏政治人物對議題關注,造成投票率只有6%。

反方代表陳宗彥認為,公投的關鍵不是省錢、方便及門檻達標,而是需建立在程序正當、選務順暢、討論充分和投票自主。反方代表管碧玲則認為,公投是人民選舉的權利,應該是主角而不是配角。她也指出,公投與大選不同之處在於「題目導向」,以歐洲公投大選與公投脫鉤的例子來看,投票率從40%到80%都有,意即綁大選與否跟投票率並沒有直接相關,議題本身有無受到重視才是關鍵。

而從過去台灣舉辦過的全國性和地方性八次公投來看,其中三次有與大選併辦,五次單獨辦理。而與大選併辦得公投案,並非絕對會提高投票率,還有很多其他的影響因素。

例如2008年民進黨提出「台灣入聯」公投,而國民黨也順勢提出「務實返聯」公投,雖與總統大選同一天辦理,但兩案投票率都約僅有三成五,與總統選舉的投票率七成六相去甚遠。

但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公投投票率確實有顯著提升,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前一年公投法的修法,降低了連署和通過的門檻,引起了大家對公投的重視。由此可見,公投綁大選對投票率有一定影響,但並不是主要原因,屬於「高度影響但非絕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