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提「炸掉晶圓廠」焦土戰略 范疇:應讓北京知道對台灣動武代價就是政權滅亡

兩岸

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UAWC)2021年發表的下載次數最多論文中,2名美國學者提議,台灣應提出威懾中國的戰略,讓本島變得「不具經濟價值」,使中國覺得武力攻打台灣沒有意義。

《日經新聞》報導稱,其中一項重要建議是,只要北京攻打台灣,美國和台灣就應該立刻揚言要摧毀全球最大晶圓廠台積電的設施,因為台積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商和中國最重要的供應商。

台積電若停產,中國科技業也將停擺

屆時,美國盟友南韓的三星將是尖端晶片設計的唯一選擇。作者指出,如果台積電停產,「在整個國家捲入一場大規模戰爭的同時,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也將停滯不前。日後即使兩岸戰爭結束,仍將花上數年持續付出經濟成本,這種情況可能會損害中共執政的合法性。」

UAWC學者認為,該提議的挑戰在於,使這種威脅可信。 「台灣應設計一種自動摧毀機制,一旦確認共軍攻打台灣,就會觸發機制。」他們的論文寫道。

「中國以為『中國製造』晶片產業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實際上,2020年,中國使用的半導體中只有6%是在國內生產的。」該論文指出。

范疇:台灣應「轉大人」設想最糟狀況

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組織」(ICG)每年年初都會公布年度「最值得關注十大衝突」名單,近日他們公布了2022最新報告,今年是10年來台海危機首度上榜,而且一上榜就高居第四名,顯見,中共犯台企圖心已經是舉世皆知。

除了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提出的「台積電廠房實施自毀機制」的建議外,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也提出台灣警局部署刺針飛彈的做法,政論家范疇在其中提到,台灣社會看到這些「末日對策」,心理一定不舒服,但台灣作為局中當事人,舉國上下不應該迴避這樣的問題。

范疇認為,美國戰略界以美國利益為中心分析「末日景象」之對策,沒什麼好驚訝氣憤的,因為日本肯定也在做它的末日對策。倒是台灣,身為局中焦點,卻對涉及自身的最糟景象想都不敢想、談都不敢談,這只是彰顯了台灣作為一個國家,人民還有待「轉大人」。

范疇強調,在「以嚇阻止戰」的大戰略下,如果連台積電都可以「被焦土」,那還有什麼不可以想像的?台灣必須「明碼標價」,讓北京知道,對台灣動武的代價就是政權的滅亡。

(更多新聞:2022全球十大軍事衝突》10年來台灣首上榜名列第四 亞洲潛在「爆彈」超過非洲

中國半導體自製率僅6%

《覆巢戰略: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由美國空軍大學研究生專業軍事教育學院戰略與安全研究系主任麥金尼(Jared McKinney)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哈里斯共同(Peter Harris)撰寫,麥金尼說,這些觀點不一定代表空軍大學或美國空軍的觀點。

中方對該報告作出強烈回應。12月23日,中國國台辦網站發文反擊,「中國追求兩岸統一,絕對不是為了台積電」。

學者會想出這種有爭議的做法,是因為傳統的威懾戰略可能不夠,例如只是在台灣附近沿海部署美國軍艦,可能不足以阻止北京在台海採取軍事行動。

(更多新聞:前白宮國安顧問建議全台2千警局部署肩射飛彈 歐布萊恩:台灣必須化身「豪豬」

共軍設定14小時閃電攻佔台灣的目標

與解放軍海軍有關係的中國分析人士告訴學者,中共解放軍設定14小時出兵登陸台灣的目標,而解放軍預計美國和日本需要24小時才能做出反應。

麥金尼和哈里斯寫道:「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一旦中國政府對解放軍的軍事打擊能力充滿信心,共軍很可能傾向嘗試閃電戰術。」

該報告建議,為了確保關鍵晶片生產廠房不落入北京之手,美國及盟國還可以制定緊急應變計劃,迅速撤離晶圓領域的高技能台灣工程師,為他們提供政治庇護。

學者指出,台灣人民不喜歡這種「焦土」戰略,但其代價「對台灣人民的殺傷力遠低於美國的大國戰爭威脅論,後者是說,大國將在台灣境內、上方和四周爆發大規模和長期的戰鬥,」他們繼續說道。

「焦土」戰略對台灣人民殺傷力小於大國戰爭

麥金尼告訴《日經亞洲評論》,該計劃將台灣最強大的經濟工具帶入政治威懾論點,「這也是一個替代方案,取代在夏威夷以西5,000英哩的地方進行大國戰爭,替代方案是一個艱難的提議。」

哈里斯說:「如果美國和台灣想阻止中國的入侵,那麼他們應該考慮這種非軍事的手段,而不是只有依賴美國軍事報復。僅僅依賴美國軍事威脅,變得越來越不可靠,因此,台灣會變得更加危險。」

同時,該報告建議,台灣、美國應努力說服北京方面保持現狀的好處非常大。

「華盛頓必須明確重申,台灣的地位尚未確定,美國沒有支持台灣獨立建國的計劃,也不會尋求使用違反一中的灰色地帶策略來改變現狀,這些代表美國的折衷方案。」學者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