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搶加CPTPP 無解問題仍需美國出手

兩岸國際

本文作者為:伊藤隆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東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資深教授,曾任前日本財政大臣特別顧問。

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孤立和保護主義政策「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嚴重破壞美國及其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提高進口關稅──尤其是對中國──只促使其他國家也對美國產品「禮尚往來」增加關稅。結果,從農民到中產階級消費者,川普的貿易政策傷害了大部分美國人。

川普治下美國單方面拋棄自己的全球角色,而這本能讓美國根據自己的利益,影響貿易及氣候危機相關國際規範的制定。美國退出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CPTPP的前身),並拒絕同意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法官的任命案,對WTO表示輕蔑。

川普的孤立主義尤其打擊日本,還有美國在歐洲的關鍵盟友。當美國背棄自由貿易、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主義這些道德制高點,這也威脅了其自身價值。

想打擊中國,就應加入CPTPP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政府迅速推翻川普許多經濟、環境和新冠肺炎政策,包括重返《巴黎氣候協議》、WHO。然而,拜登在推翻川普的保護主義貿易措施上走得非常慢,拜登上台將近一年了,川普時代的一些關稅仍然保留著,也沒有任何關於美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討論。雖然拜登政府確實有在講復興WTO,但還沒把言語化為行動

拜登的不作為令人費解。拜登中國政策的目標非常清楚,他將中國視為美國最大競爭者,去(2021)年12月邀請100多位世界領袖參與線上「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討論如何應對專制國家的挑戰,主要是中國和俄羅斯。既然如此,為何拜登政府還不趕快手刀加入CPTPP?

2016年12個環太平洋國家簽署了CPTPP的前身TPP,包括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執政時的美國,其中特別排除了中國。TPP的構想是建立一個區域經濟聯盟,推動全面自由貿易和投資、保護智慧財產權、管理數位貿易,還有防止簽署國透過國有企業擁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主要的太平洋經濟體──除了南韓──幾乎毫不掩飾TPP的企圖,那就是更有效地和中國競爭。TPP後來改組為CPTPP,儘管美國至今依然拒絕參與,CPTPP在亞太區域卻變得愈來愈有影響力。

1月1日生效,RCEP強勢挑戰CPTPP

這不難看出原因。許多依賴中國市場的國家,長久以來不得不把中國設定的貿易和投資條件「吞下去」。例如,中國當局經常要求外國企業直接在中國投資、和當地公司成立合資企業,而不是建立一個全資的子公司。此外,中國出口之所以迅速增長,是因國有銀行資助國營企業,其他國家不禁抗議中國這是過度補貼。TPP的主旨,不僅是在成員國之間擴大自由公平貿易、以規則為基礎的投資,也在於制定規範,防止中國利用不公平優勢佔貿易夥伴便宜。

2017年1月川普讓美國退出TPP後,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帶領剩下的11個國家改組CPTPP(或稱TPP11)。CPTPP擱置了美國在TPP談判時推動的一些條款,不過如果美國決定參與,這些條款或許能再加入。總之,儘管少了美國,CPTPP的運作相當良好。

尤有甚者,當美國浪費過去5年時間,轉頭不甩CPTPP這個新興亞太貿易和投資框架,另外兩項重要發展出現了。首先,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與10個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國家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印度則是在談判最後階段退出了RCEP。)

RCEP於今(2022)年1月1日生效,15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量達到2.5兆美元,占全球貨物貿易13%、全球GDP 30%。這是日本和中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議,預期能深化兩國雙邊貿易關係。不過,因顧及東協經濟體這些新興市場,RCEP平均關稅比CPTPP高,涵蓋的投資規範也比較少。

兩岸搶加CPTPP,無解問題仍要靠美國

第二項關鍵發展,是2021年9月中國和台灣分別申請加入CPTPP,對日本政府構成艱鉅挑戰。首先,現行CPTPP成員國是否能和中國妥善談判,維持CPTPP的高水準參與門檻?或者,它們會在把關應該踩多硬上出現分歧?

再者,儘管中國會強硬反對,現行成員國可能會覺得歡迎台灣加入有助進一步提升經濟安全──畢竟台灣是領銜全球的先進半導體製造商──但這也會招來中國的激烈反應。

我們還不確定日本是否已經準備好在CPTPP議題上和中國、台灣來一場艱難的政經博弈,考慮到這點,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美國強大的領導力。美國盡快加入CPTPP,將能提升美國和重要亞太經濟體的貿易,同時強化它們和中國競爭的能力。因此,拜登應把美國參與CPTPP視為緊急優先事項。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