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反覆腹痛、腹瀉要注意!醫:「潰瘍性結腸炎」嚴重者恐致命

醫療保健

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其中的一種。過去較為罕見,但近年來發生率逐步上升。患者會長期反覆性的腹痛、腹瀉、以及血便等等症狀,造成生活品質大幅下降。若能正確診斷與適當用藥治療,可以大幅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與減少併發症。

潰瘍性結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 是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其中的一種,是由於遺傳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而產生的終身性疾病。其發炎位於直腸或是結腸的黏膜,因而造成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失禁、出血或血便等症狀,會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台灣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率並不高,但近年來發生率與盛行率都有增加的現象。潰瘍性結腸炎好發的年齡呈現雙峰分布,主要發生在15-30歲的年輕人,其次是50-70歲的長者。在台灣,男性患者比例居多。

(更多健康新聞:C肝新藥給付條件不設限...服用3個月治癒率達98%》健保署:仍有一半患者未治療 )

要如何診斷治療?

大腸鏡檢查是評估與診斷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方式。在大腸內視鏡下可以看到腸黏膜瀰漫且連續性的發炎,從直腸開始往上延伸,甚至可能到全大腸。病理診斷是確認診斷的黃金標準,同時可以分辨組織發炎嚴重程度,與排除其他原因(例如感染或是惡性腫瘤)

潰瘍性結腸炎依照臨床症狀(排便次數、出血情況)以及內視鏡檢查,來區分其嚴重度。針對不同嚴重度的病人,會給予不同治療,目標是症狀緩解、改善生活品質與預防併發症的產生。輕度的潰瘍性結腸炎,可以接受抗發炎藥物(如5-ASA類)的治療,依照病灶分布的範圍來選擇使用口服劑型或是浣腸劑型。而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是抗發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則必須加上全身性類固醇、或是免疫抑制劑如thiopurine、cyclosporine等藥物的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內視鏡下的黏膜變化:可以看到腸道正常血管紋路消失,以及瀰漫性黏膜發紅與表淺性潰瘍。(圖片來源/新光醫院提供)

若療效仍不佳,則可以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如anti-TNF-α、anti-integrin)的治療。若內科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產生嚴重合併症如腸穿孔等,則必須考慮開刀進行大腸切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因為腸黏膜反覆發炎,具有較高的大腸癌風險,因此除治療之外,也必須定期追踪,每1-2年進行一次完整大腸鏡及組織切片檢查。早期診斷,改善預後。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胃腸科 廖俊堯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63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