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態度曖昧 藍營智庫:北京想利用俄烏戰爭來牽制美國

國際

俄烏開戰進入第14天,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9)日召開座談會,指出俄國欲征服國土遼闊的烏克蘭,至少要投入50萬人以上的地面部隊,但現實卻只出動約20萬人,使得戰況陷入膠著。

至於與俄國明文締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中國,則在這場戰爭中態度「曖昧不明」、「隔山觀虎鬥」,只想利用俄烏戰爭來牽制美國,並給自身重整旗鼓的時機。

俄國打了不擅長的仗!專家:至少要投入50萬地面部隊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滕昕雲博士指出,俄軍本次入侵烏克蘭,係以其源自前蘇聯之「縱深作戰」觀念為本,仿效美軍在第二次波灣戰爭的戰例,並援引前蘇聯在撲滅「布拉格之春」的用兵模式。

然而,滕昕雲分析,欲征服國土遼闊的烏克蘭,至少要投入50萬人以上的地面部隊,包括1、2千輛戰車,以及密集空軍支援,這才是前蘇聯「縱深作戰」令北約盟國深度憂懼之所在,「因此這次俄軍並未打他們擅長的戰爭」。

與此相對,滕昕雲表示,烏軍則是懂得「收縮戰線」於固守主要城市,這反而抵銷了「縱深作戰」的作用。此外,滕昕雲也說,俄軍陳兵時間過長,烏國早有防範,使得俄軍奇襲並未奏效,這也是關鍵。

中國態度「曖昧不明」,學者:中國正在「隔山觀虎鬥」

在外交關係上,儘管中國與俄國明文締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外長王毅在俄烏開戰後也重申此關係「不受挑播、持續前進」,然而政大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則分析,實際上中國的態度是「曖昧不明」。

吳崇涵指出,北京這次非常聰明,維持中立、採取模糊策略,正在「隔山觀虎鬥」;因為在美中貿易戰後,北京需要時機來重整旗鼓;加諸疫情肆虐,這也需要精力來抗疫,所以此時用俄烏戰事來牽制美國,對北京在軍事、經濟與地緣政治上,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也說,中國角色正在調停者與觀望者之間擺蕩,主要是西方認為,中國提前知道俄國的軍事行動,也認為中俄關係緊密,加諸美國和中國之間缺乏互信,使得西方並未希望中國扮演調停者角色,中國也因此可能被迫成為觀望者。

(更多其他新聞:普丁若不見好就收 烏克蘭將是帝國墳場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滕昕雲博士指出,俄國理應動員至少50萬地面部隊。(攝影/胡智凱)

經濟制裁令中國膽顫心驚,害怕被視為俄國幫兇

智庫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指出,俄烏開戰至今,歐美對俄國祭出空前巨大的經濟制裁,這讓中國看得「膽戰心驚」。尤其,歐美輿論有意形塑中國跟俄國的關係緊密,意圖指控中國是俄國侵略烏國的「幫凶」,使得中國很擔心遭受波及,進而不敢明顯幫助俄國。

林郁方分析,歐美的經濟制裁會持續加重,甚至想要連中國一起制裁,而中國起初「想讓子彈飛一下」,看一下戰況與風向,如今看到歐美經濟制裁的效果,預期中國會暗自呼應歐美。

林郁方進一步表示,本次俄烏戰爭大概不會打太長,1、2個月內應會結束,但對世界的衝擊很大,包括俄國、美國、中國、歐洲都受到衝擊,進而也會衝擊到台灣與兩岸關係。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表示,從科索沃獨立,到近期克里米亞、盧干斯克、頓內次克公投獨立,西方應尊重「民族自決」。左正東指出,在烏克蘭戰爭可能陷入膠著下,中國部分輿論對於對台用武一事也提出需要更加謹慎的說法,對過去2年高調的武統言論產生一定緩和作用。

左正東並指,這場戰爭已喚醒台灣民眾重視國防建設,當民眾願意為國防付出成本,對於和平也會更加珍惜,而這其實對兩岸關係具有正面意義。他預期,未來兩岸都會更加重視輿論陣地,運用輿論影響對方,可能會在媒體出現更多針鋒相對。

吳崇涵也說,烏克蘭過去因為親俄與親歐而產生分化,反觀台灣目前並沒有如烏克蘭那般分裂,但輿論與假訊息充斥,因此台灣內部是否能更團結,必須強化民眾的識讀能力與國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