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青年改革》要讓學青、社青「相輔相成」 陳克威:青委會是開放溝通平台 

政治

國民黨於3月29日青年節正式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預計在4月底召開第一次委員大會,讓各界都相當好奇,到底會討論什麼議題?要做哪些改革?帶著這些問題,《信傳媒》訪問到青委會首任執行長陳克威,以及首任青委會副召集人廖怡琇,請他們介紹青委會的任務與願景。

青委會預計月底首次開會,陳克威:開放溝通不設限

陳克威在學生時期擔任過東吳大學學生議會議長,2000年加入國民黨之後,曾任青年團籌備委員、全國青工總會總會長以及青年部主任,是少數參與過國民黨三青(青年團、青工會、青年部)每一個組織的人,對各個組織的運作與特質相當熟稔,遂獲得黨主席朱立倫及秘書長黃健庭青睞,出任首任青委會執行長。

陳克威指出,國民黨已經不是過去家大業大的時代,目前資源可能只有過往的10分之1,因此要怎麼讓這麼多青年組織更有效率運作,發揮1加1大於2的效益,是這次成立青委會的重要任務。

他強調,因曾親身參與過「國民黨三青」每一個組織,知道彼此各有所長,都是國民黨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青委會將是一個開放的溝通平台,希望在密切的溝通之下,各個組織互相幫忙、截長補短。

陳克威(右下)獲朱立倫與黃健庭青睞,出任首任青委會執行長。(圖片來源/國民黨青年部臉書)

陳克威也說,預計4月底將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主題初步是希望大家共同討論怎麼搭建好青委會這個溝通平台,包括開會的次數、開會的模式、未來開會的主題等,都不設限;希望先把溝通的機制與程序建立起來,未來再循序漸進觸碰更實體的議題。

他特別強調,黨高層給予大家充分討論空間,就是希望「由下而上」、「青年的改革自己推」,以此原則來推動國民黨青年改革。

青工總會長廖怡琇:會協助學青、社青相輔相成

廖怡琇是南投市連續3屆市民代表、現任青工會全國總會長,也是首任青委會副召集人。她指出,青工會主要是針對40歲以下青年來發展組織,儘管外界都將青工會劃分為「社青」(社會青年),但其實40歲以下青年也包含學生,「這幾年青工會持續年輕化,全國各高中、大學都有青工會成員。」

廖怡琇表示,青工會跟青年團最大的差異,就是青工會有鮮明的組織特性,例如要當上全國總會長,必須先從基層的會員、分會長、縣市會長循序做起,就連她自己當初是前組發會主委李哲華推薦的,也沒有例外;而透過從基層一步一步往上爬,便能厚植自身的人脈與歷練。

對於未來青委會的運作,廖怡琇說,學青和社青是可以相輔相成、相互合作,不只是因為青工會內部就有跟大學會員合作的經驗,先前青工會和青年團在台中合辦「藍青挺青年培訓營」就是一次愉快的合作,各自出錢出力出場地,一起把活動辦好。她並認同,青工會像是學長學姐來照顧學弟學妹,青年團有什麼需求或想法,都可以在青委會提出討論,青工會能幫上忙的,一定互相幫忙。

(其他新聞:連蔣萬安都只剩20% 青年支持度低落是最大危機

不會消滅青年團,陳克威:國民黨需要學青

陳克威表示,青年團主要負責學生青年(學青),在議題掌握、形象塑造,以及進步理念等方面,對國民黨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塊。他強調:「青委會絕對不是來消滅青年團」,所以像是副召集人就規定必須是青年團總團長,這就表明絕對不會消滅青年團。

在學青與社青都要齊頭併進的前提下,陳克威表示,青委會就是一個橫向溝通平台,青年團與青工會要辦什麼活動,都可以互相溝通;如果活動可以合辦,就一起合辦,「不用重複各辦各的,不然這不是很浪費嗎?」

擬設立學青部與社青部

陳克威接著表示,他目前有個初步構想,就是在青委會底下常設「學生青年部」與「社會青年部」,這2個部門都是幕僚單位,在青委會平常沒開會的時候,去輔佐青年團與青工會。他並表示,這個是初步構想,大家可以在青委會中共同討論。

陳克威也說,看看民進黨就只有設一個青年部,沒有分什麼學青、社青,「如果國民黨內部都沒有辦法溝通、整合,這樣怎麼打得過民進黨?」

廖怡琇表示,青年團跟青工會在許多理念是一致的,例如彼此都從俄烏戰爭中看到保家衛國的重要性。(圖片來源/廖怡琇臉書)

青工會是青年團的成長緩衝區

廖怡琇進一步指出,許多青工會的成員以前其實也參加過青年團,例如台北市議員徐弘庭、台中市議員黃健庭等,因為青年團限於有學籍的學青,所以他們在畢業之後,便加入青工會。

廖怡琇表示,從學校畢業之後,變成社會新鮮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青工會在過程中可以扮演藍營青年的「成長緩衝區」,因為青工會有許多已經出社會的學長、學姐,可以分享經驗、提供機會,協助學青融入實際社會。

另外,也因為有些青工會成員以前參加過青年團,所以青年團的一些進步理念,也跟著進入青工會之中。廖怡琇表示,針對共同的議題與活動,如果一起合辦的話,不只節約資源,也可以更有新聞媒體效應,彼此也能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激盪創意、互相成長,並且培養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