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3》確診數飆破3萬 陳培哲:長者、慢性病者若確診應快吃Paxlovid藥物 但要感染5天內服用才有效

人物專訪

「民主社會最重要的還是人民要自主,因為政府朝令夕改,自主應變就是應政府而改變,最重要的是怎麼保護自己和家中長輩。」中央研究院院士、病毒與分子生物學專家陳培哲,接受《信傳媒》專訪時指出。

人物專訪1》人類如何與史上第5個冠狀病毒相處?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新冠不是流感化而是「感冒化」

人物專訪2》只要病毒存在 中國想清零就會越來越難 陳培哲:台灣最快5月中達疫情高峰 

人物專訪4》陳培哲談台灣生技產業:疫苗是醫療產業皇冠上的珍珠 基礎不穩不可能持久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國內本土確診數在5日首度破3萬,兒童感染新冠肺炎人數也隨之增加,雖99.7%的兒童確診無症狀或是輕症,但許多家長對於小朋友該不該打新冠疫苗仍不知所措;對於家中有長者的人來說,更是煩惱要如何保護這群最容易重症的族群?

服用Paxlovid藥物可減少六成重症機率,但要感染五天內服用才有效

針對目前許多學校停課,陳培哲認為意義不大,「要先準備好保護自己,另外保護家中長輩是你的責任,所以家裡有65歲以上、有慢性疾病的,只要輕微感冒就趕快篩檢,篩檢出來陽性、有異狀就趕快取得Paxlovid藥物,這是你的權利。」他表示,服用Paxlovid後可減少5成以上重症,真不行再送醫院。

陳培哲先指出,現在使用輝瑞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能減少60-70%重症機率,不過他強調,若是重症要在一感染5天內服用才有效,「這也是我們希望積極去處理的,Paxlovid應該要積極引進。」

究竟小孩該不該打疫苗?民眾該如何保護自己和長輩?若取得不到醫療物資又該怎麼辦?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1》人類如何與史上第5個冠狀病毒相處?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新冠不是流感化而是「感冒化」 )

工廠、公司快篩陰才能上班可以免了,快篩應先給長輩、高危險群使用

陳培哲解釋,新冠肺炎是一個傳染病,對於低危險群其實不太需要擔心,比較要注意65歲以上的年長者、有慢性病的高危險群,「除非你很不舒服、臨床上有症狀,那就應該要去看醫生、診斷、治療。」

他強調,「現在發快篩試劑、讓民眾排隊要幹嘛?這是要給長輩用才有用。」不過目前因疫情持續擴大,許多公司、工廠都要求員工快篩陰性才能來上班,對此他也認為沒有太大意義,「你看那些移工,他們有重症嗎?最重要還是要保護長輩,不能靠政府要靠自己。」

「如果長輩或高危險群拿不到Paxlovid藥物該怎麼辦?」我們又問。

高危險群拿不到Paxlovid藥物該怎麼辦?在美國,民眾都去施壓國會議員

「打電話給立法委員,因為現在跟縣市長、衛生局反應都沒有用,要打給選區的立委。」陳培哲說,世界各國都是這樣做,尤其美國最有用的就是施壓國會議員,「你不講他沒有壓力,特別在台灣,其實縣市長的資源很少,給立委施壓才能影響中央政府預算分配,打電話請立委負責,這是人民的權利,憲法也有規定人民有免於匱乏、恐懼的自由。」

陳培哲也強調,長輩最好要打滿3劑疫苗,不論哪種廠牌,他指出韓國防疫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老年人疫苗施打率高達90%,而香港因老人疫苗施打率僅30%,導致3月初疫情大爆發。至於保護自己的部分,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每天運動、戴口罩,一般人得到也非常輕微,不需要太擔心。

陳培哲強調要保護家中的長輩,長輩最好要打滿3劑疫苗,若篩檢出來陽性、有異狀就趕快取得Paxlovid藥物。(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年紀越小,打疫苗效果越不好」

針對近來討論熱烈的小朋友要不要打疫苗,陳培哲認為要看疫苗的價值到底是什麼,「現在看起來是年紀越大,打疫苗效果越好;越年輕、年紀越小,打疫苗效果越不好。」

他指出,4月底美國CDC一份報告顯示,打2劑疫苗能降低50%青少年感染機率,但對於5-12歲僅能降低30%,「我以前就認為,通常越年輕的小朋友越不需要打,但這個結果還是要父母評估做決定。」陳培哲認為,其實一般小朋友有正常運動、維持身體健康,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這次疫情。

陳培哲也提到,很多人擔心施打mRNA疫苗,長期會有不可預期的狀況,「從這個觀點我也不贊成小孩子打疫苗,老年人打至少2、3年內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年輕人20、30年後會怎麼樣,沒有人曉得,這也是科學的限制。」

他強調,目前對mRNA疫苗的瞭解只有2、3年,「父母要去評估,為了這個對年輕人來說不太嚴重的疾病,需要這樣做嗎?」

至於幼兒,陳培哲認為更不需要打疫苗,也不用太擔心。「1歲以前新生兒的死亡率可能比1-5歲高一點,但不是很高,他們現在也都沒有疫苗;而5-10歲科學證據顯示效力越來越低,有些人認為小朋友打避免傳染給家中的長輩,這是一個可能性,打疫苗的好處跟缺點真的要看個人來決定。」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2》只要病毒存在 中國想清零就會越來越難 陳培哲:台灣最快5月中達疫情高峰 )

陳培哲認為,其實一般小朋友有正常運動、維持身體健康,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這次疫情。(攝影/林聖凱)

疫苗不是要看保護力,而是要看死亡率

對於不久前香港公布一份研究,以施打3劑疫苗組合看對抗Omicron的保護力,結果顯示3劑BNT最佳,6個月後有效率高達77%,3劑科興則僅剩8%。

對此陳培哲表示,「不是要看保護力,是要看死亡率,就死亡率來看,這2個(效力)都差不多,也早就發表過了,其他這些都是煽動的(數據),因為疫苗不能防止傳染,最重要的是防止重症,科興疫苗跟mRNA疫苗防重症差不多。」陳培哲也提到,現在大部分的疫苗只要有做過好的臨床試驗,其實降低死亡率的效力都不會差到太多。

只要美國FDA不同意的疫苗就很難存活下來

所以高端也差不多?

「高端沒有結果,我不予置評。他們沒有做證明會減少死亡率。」至於AZ疫苗,陳培哲則直言是「不合格的疫苗」,「AZ是最早英國做出來的疫苗,但是臨床數據並不完整,只要美國FDA不同意的疫苗很難存活下來。」他提到雖然WHO有承認AZ,「但WHO是全世界的,所以標準很低,長期來講當作可靠有效的醫療產品、能獲利,一定要通過美國FDA。」

陳培哲也指出,因為新冠會漸漸「感冒化」,不像流感病毒需要每年打疫苗,「新冠跟流感不一樣,未來要發展的是新一代疫苗,最好要能長期阻斷感染,但這個很難,臨床試驗至少要做3、4年。」他也提到,目前若要發展更好的疫苗,在科學上還需有更多研究。

他強調,新冠病毒會一直存在,感染後1年、2年還是會被傳染,「但感染後症狀會越來越輕、幾乎沒有症狀,免疫力也會越來越好,到後面根本不需要打疫苗,跟過去4種冠狀病毒一樣,變成人類第5種冠狀病毒。」在確診數持續升高時,陳培哲也希望有更多科學數據作為參考,才能讓民眾少一些擔憂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