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也買不到...台灣快篩亂象問題何解?專家:取消實名制、每戶2份免費寄送

新冠疫情

國內疫情延燒,本土新冠確診病例也在10日突破5萬大關,今日本土確診數達50,780例。確診數持續攀升,也讓快篩試劑需求大增,不過台灣快篩和藥物似乎都大缺貨,各地藥局處處可見排隊人龍搶購快篩。

許多民眾也抱怨,「快篩不夠,還要民眾與病毒共存?」也有民眾請國外親友寄快篩試劑回台,卻遭海關查扣,還得先交2千元申請費用。雖食藥署昨也表示正在研議開放特定品項一定數量免申請,已在草擬希望一週內有結果,但仍止不住民眾怒火。

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時,也坦言「政府在快篩試劑上準備不足。」究竟國內快篩數量到底夠不夠?快篩之亂問題該如何解決?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1》人類如何與史上第5個冠狀病毒相處?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新冠不是流感化而是「感冒化」 )

快篩試劑不該定位在防疫用品,而是「醫療用品」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指出,「快篩不是疫苗,2,300萬人準備4,600萬劑暫時足夠,而是每天都要篩的,政府創造出這麼多需要快篩的環境,上班、上節目都要篩,但這個問題根源在於,我們的快篩試劑沒有一個很好的定位。」

王任賢指出,快篩試劑當初國家評估了近2年,「既然核准,目的就在篩查、解PCR之危。」他解釋,快篩試劑是診斷工具而非公衛研究產品,陽性結果是可信的,所以快篩試劑用在陽性率高的族群,如有接觸風險者或有症狀者,快篩陽等同核酸PCR陽性。

他進一步提到,目前PCR一定要在醫院做、導致大排長龍,造成醫療資源受到排擠、醫療量能不足,「好不容易核准(快篩)後,卻沒給他合理取代PCR的法律位階。PCR是有法律位階的,只要一確診就能開出隔離通知單、陰性就能解除隔離,現在保險也是要PCR陽性。」

「結果快篩已經確定了後,卻否定快篩能取代PCR,這樣下去的話只能在家裡用,家裡用怎麼判定確診?變成快篩陽性也要PCR做確認,整個關鍵就在於政府把快篩當成防疫用品。」王任賢指出,因為把快篩定位在防疫用品,就跟口罩一樣,實施實名制去購買,也導致目前民眾大排長龍卻買不到、藥師忙翻天的問題。

王任賢認為快篩試劑不是防疫用品而是醫療用品,「醫療用品就在醫院用,而且核價在健保,台灣有很好的健保制度,健保制度下台灣藥品跟藥材可以拿到很好的核定價格,為台灣民眾把關。」

「可是現在定義在防疫用品,就沒有這些審價了。」他指出,目前快篩試劑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來徵用,徵用的價錢是用核價來訂定,「但核價麻煩的地方在於沒有標準,變成那個價錢怎麼核都是合法的、都有法源,可是合法的東西並不一定合理。價格可以高一點,但變成全世界最高就很難看了。如果當成醫療用品就在醫院用,拿原來做PCR的地方來做快篩,PCR的排隊人龍也就不見了。」

(延伸閱讀:急診量是過去8倍...被PCR民眾塞爆 亞東院長邱冠明籲開放「電話門診」提升診療效率 )

實名制排隊買快篩亂象,導致民眾可能暴露在群聚感染的風險中。(攝影/林聖凱)

藥師:每戶應免費寄2份快篩、設雲端平台

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也直言,「不曉得政府在想什麼,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要民眾排隊領快篩的,這會造成另一種群聚感染,從一開始實名制這個政策就是錯誤的。」

沈采穎表示,現在實名制排隊買快篩的另一種不合理,變成有時間的人可以來排,沒時間的就沒辦法來排,「那像真正確診者呢?他們更不可能出來排。」

有什麼解套方式?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9日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標是希望在5月20日前,每一戶家庭都有一份快篩試劑。沈采穎表示,「其實我在前幾天就講過了,我說每戶應該寄2份,去年也講應建置雲端平台,讓每一個居家快篩試劑都有各自的「器材識別碼(UDI)」,民眾可直接上傳快篩結果,這樣無論看病、開刀或參加大型活動前,在家快篩上傳結果,就不必花時間在醫院或社區快篩站等待採檢,也能避免接觸感染風險。」

「政府為何不願意設置?去很多地方掃QR code就好,為何實聯制就可以做到,這個就做不到,要讓民眾群聚增加感染風險?這些官員不需要到處視察,要他們自己早上8點來排隊看看,才能苦民所苦。」沈采穎氣憤表示。

她強調,醫療院所目前的量能已經爆滿,「其實像國外很多人都已經反覆得過,快篩未來真的就像生活日用品,應該全部免費發放,但現在的量不足,又要跟民眾收錢。要比價也應該是市場的零售價,怎麼沒有去比美國政府購買發給民眾的價格是多少?美國是免費發。」

消基會也建議政府應免費供應快篩,或提供中低受入戶補助,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日前表示,若以一家5口包含老人、父母和子女計算,如果每週要快篩,一個月開銷高達7,500元,經濟負擔相當重,希望政府能儘速調整政策。

用人民納稅錢進口快篩,又要民眾自己花錢買?

王任賢認為現在應該把快篩試劑重新定位為醫療用品,「在民間不能賣,有需要、被匡列、有症狀的人,政府寄給你,不要民眾自己花錢,被匡列或有症狀的人這是政府要你篩的,不能收錢。」他也提到,其他國家大部分都是公費提供,「從有風險、有症狀的人提供,都是寄到家裡。」

沈采穎也認為,現在據傳快篩進口要做臨床試驗,需要1千個案例,「這個應該要取消,不然一做至少又要拖一個月以上。然後EUA(緊急使用授權)的發放,只要產地國是歐盟或美加澳有通過的,就可以讓它進來,才能以量制價。」

她表示目前申請進口相當不易,「國外他們那時候快篩用得那麼多,只要產地有通過認證就應該開放,現在EUA政策應該立刻做改變,然後取消快篩實名制,政府每家發放。」

沈采穎也提到,還有現在有人「過度使用」快篩,「那天聽到有學校規定參加活動,進去前現場篩一次,出來還要再篩一次。當然有症狀就要立刻篩,但如果今天接觸確診者馬上篩,可能也沒辦法立刻篩出來,至少要隔2-3天才篩得出來。」她表示,有些人觀念不正確也造成有些快篩消耗過多的問題。

就現況看來,要解決快篩之亂的問題,還是必須得先讓政府能有同理心「苦民所苦」,才能進一步做出合情合理的政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