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會大選》馬克宏狂失百席成34年來首位跛腳總統 極右派8席變89席是最大贏家

國際

本文作者為:Hugo Drochon,英國諾丁罕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政治理論學助理教授,著有《尼采的大政治》(Nietzsche's Great Politics)

前情提要:

法國總統大選4月才以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連任告終,6月12、19日隨即舉行國會大選。

根據法國內政部初步統計,馬克宏的「同在聯盟」(Ensemble)在共計577席的國會仍是最大黨,然而這次僅得245席,整整失守101席,失去絕對多數優勢。

相形之下,極左和極右派大有斬獲。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領軍的左派「新民眾生態和社會聯盟」(NUPES)拿下131席(+65),躍升為國會第二大黨;雷朋(Marie Le Pen)的極右派「國民聯盟」(RN)也從寥寥8席一舉成長至89席(+81),成為第三大黨。

法國政壇有句俗諺,「第一輪選舉,民眾用『心』投票;第二輪選舉,民眾用『腦』投票」,然而這一說法已不再成立。2022年總統及國會大選,法國選民一開始就採策略性投票,支持其屬意團體內最有可能勝選的候選人。

這一趨勢在4月首輪總統選舉中,助攻了極左派的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 、極右派的雷朋(Marine Le Pen)的得票數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坐擁中間派勢力,而法國6月國會大選再次出現這種模式。

(更多相關新聞:馬克宏喪失法國國會控制權 若不能拉攏共和黨 未來5年成跛鴨總統

法國極右派席次暴增11倍

國會大選第二輪投票剛結束,最大贏家是雷朋的國民聯盟(RN),該黨席次從區區8席一舉增至89席,極右派明星躍升至如此地位,是法國第五共和史上前所未見。雖然1986年國民聯盟前身「國民陣線」(RN)曾在雷朋父親的領導下贏得35席,這項成果當時恐怕被貶為單一事件。相形之下,2022年國會大選結果凸顯出國民聯盟在法國政壇和社會的地位日趨穩固。

法國的決選制度,能解釋這種連黨魁自己都感到意外的驚人結果。現行決選制度下,如果首輪選舉無人得票過半,由得票最高的兩名候選人在第二輪投票展開對決(編按:法國總統及國會大選皆採此兩輪投票制)。如此一來,第二輪投票中許多地區的中間選民被迫在極左、極右之間選擇,於是他們乾脆棄權;與此同時,許多極左、極右派支持者寧願投給位於政治光譜另一個極端的候選人,也不要投給中間派。曾令極右派陷入困境的「共和黨陣線」(republican front)顯然已垮台(編按:共和黨陣線是由多個小黨合組,旨在圍堵國民聯盟)。

如今國民聯盟能在國會成立國會小組(至少需要15名代表),為自己在籌措資金、出任職務方面爭取更多好處。到目前為止,國民聯盟的議員因缺勤和無能而惡名昭彰,但這種狀況是有可能隨著議會小組成立而有所改善。

左派成最大在野聯盟但群龍無首

極左派上看142席,堪稱馬克宏政府最大反對者。「新民眾生態和社會聯盟」(NUPES)是一個由左派政黨組成的聯盟,包括梅蘭雄的左翼不屈法國(LFI)、共產黨、社會黨和綠黨。盡管這些政黨各自選票佔比自5年前基本上就維持穩定,但支持者的策略性投票發揮出效果,NUPES席次和2017年比起來增加了兩倍。

不過,梅蘭雄競選總理的野心失敗了,NUPES未能取得達到絕對多數門檻的289席(編按:按照慣例,法國總統通常會任命國會最大黨黨魁出任總理),它也沒有成功動員年輕人投票──他們仍堅決秉持不參與態度。此外梅蘭雄自己沒有競選議員,誰將在國會領導左派仍然懸而未決;而且NUPES旗下各黨將保留自己的黨團,國會不會出現一個正式的NUPES黨團。少了充滿魅力的領導者,NUPES是否能維持住這個聯盟?

馬克宏3位部長都未獲連任

就馬克宏而言,他能稱自己在短暫政治生涯中實現了好幾個「第一」。馬克宏除了是法國政治及軍事領袖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以來最年輕的法國領導人、2002年已故前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連任以來首位贏得連任的總統,如今他將成為前總統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1988年以來首位在國會僅佔相對多數席次的總統。

馬克宏所屬的「同在聯盟」(Ensemble)將擁有245個席次,離達到絕對多數還有44席。該聯盟包括馬克宏自己的「共和前進!」(La République en Marche!)、白胡(Francois Bayrou)的「民主運動黨」(MoDem)、前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的「地平線黨」(Horizons party)。

那麼,問題在於馬克宏及其新總理柏納(Elisabeth Borne)會如何推動政府議程。柏納最迫切需要改組政府,畢竟馬克宏有三位部長在國會大選中未獲連任,包括生態轉型部長德蒙夏朗(Amelie de Montchalin)──生態轉型可是馬克龍首要政見之一(編按:柏納日前為選舉失利提出辭呈,獲馬克宏慰留)。

然而,我們絕不應低估馬克宏推動自己議程的決心。2017年馬克宏首次當選總統時,他為自己的任期制定兩大宏遠目標:改革法國經濟,以及在歐洲層級上增加公共投資。馬克宏在這兩方面都取得了成功,法國經濟成為歐元區最具活力的經濟體,而2020年歐盟通過一項7500億歐元(約7900億美元)的新冠肺炎復蘇計畫。

馬克宏必須在國會尋找新盟友

為延續其已經獲得的進展,馬克宏必須在國會中尋找新盟友。「同在聯盟」將目光投向中右派的共和黨人,傳統右派共和黨(Les Republicains)在國會雖只有61席,卻能確保馬克宏擁有絕對多數支持。

然而,和共和黨形成正式聯盟似乎不太可能,因此馬克宏或許會尋求與中左或中右勢力達成臨時交易。儘管各方在退休年齡問題上存在分歧(馬克宏及右派希望將退休年齡提高至65歲,而NUPES的訴求是降低至60歲),但他們在生活支出、氣候政策等方面的齟齬與其說具有本質上的差異,不如說是對執行程度看法不同。例如,NUPES和共和黨都支持政府每年出資翻修70萬戶家庭,以改善能源效率、適應全球暖化。

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法國是能找回第三、第四共和時期議會民主制主導的妥協精神,或者面對1958年前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強勢建立第五共和時同樣的無所作為和僵局問題。馬克宏的確承諾,在其第二任期他將以更橫向水平、奠基於共識的方式進行治理。大部分法國選民看來終歸相信馬克宏的話──這是解讀本次法國國會大選結果的一種方式。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