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率增加是高樓惹的禍?諶立中爭議言論頻 陳時中還曾替他道歉

醫療保健

又說錯話了?昨(15)日在面對兒童權利公約(CRC)國際審查委員時,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這10年來台灣高樓增加導致許多青少年的衝動性自殺,這是未來的防治重點,這樣的言論引發不少團體討論,其中台少盟更要求衛福部道歉,嚴懲不適任官員。

諶立中今(16)日親上火線回應,「說道歉有點太嚴重,我是被斷章取義」,他表示,其實很多自殺的人是後悔的,若選擇致命性高的方法,就沒有回頭路,但防治致命性工具是立竿見影的方法。

兒少自殺死亡率高的原因?諶立中直指高樓多

相隔5年我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於14日起進行為期3天的國際審查會議,邀請來自荷蘭、英國、澳洲、愛爾蘭及塞爾維亞等5位長期參與聯合國兒童權利保障工作的專家擔任本次國際審查委員,與台灣兒少、非政府組織及政府機關共同檢視我國近5年來兒童人權的重要發展,預計將於18日發表結論性意見。

15日開始審查政府機關提交的國家報告,其中愛爾蘭委員Laura Lundy提到,台灣的生育率很低,但是兒少死亡率卻很高,特別是自殺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自殺的原因多半是個人原因,「但我們想要知道有沒有做什麼研究?解他們是不是有精神健康問題?可能是出自於結構性問題,比方說學校壓力太大?」

然而,諶立中回答,這5年大家可以看到在青少年的自殺率有突然的增加,但是如果扣除跳樓的因素,其實就沒有那麼明顯,也就是說,這10年來因為台灣高樓的增加,導致很多青少年的衝動性自殺,這也是一個未來我們防治的一個重點。

(更多新聞:編27億預算》薛瑞元:盼減少思覺失調症被汙名化...醫列「15大前趨症狀」把握黃金治療期

心健司司長挨轟搞錯重點,應道歉下台

不過,此話一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急發聲明批評,即便扣除跳樓自殺這個類別,官員仍無法解釋青少年自殺率為什麼仍年年攀升,衛福部不僅沒有正面回答國際委員問題,甚至顯示出「主責國人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政府部門」專業度遠遠不足。

另一青年團體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也說,衛福部不應弄錯重點,高樓層、易造成輕生之工具讓其可近性降低,雖然是多種自殺防治策略之一,但在國際審查的場合,作為兒少心理衛生重要的主管機關,更應向國際委員說明,政府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調查與分析。

諶立中出現爭議言論不是第一次,陳時中還曾替他道歉

諶立中過往的爭議言論也被翻出,包括2018年建議改掉烤肉的習慣,因為「木炭一買就是一大包,烤肉完剩下一堆,有些人會拿去自殺,建議改掉烤肉的習慣」。

去年太魯閣號事件後,當時的衛福部心口司召開「太魯閣災難心理重建會議」,諶立中在會中講出,「心理師怎麼會做心理重建」、「心理師在災難現場也只能拍拍受難家屬的背」、「系統合作是細枝末節的事情」等,引發心理師不滿抗議,連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也批評,諶立中帶有強烈醫學背景優越感,使得跨領域合作變得困難,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也為此道歉。

(更多新聞:人物》1/67!他曾擋下六連霸議員提出的倒退提案 時力林于凱用行動證明小黨關鍵一席的力量

諶立中:高樓不是自殺原因,但若管制效果立竿見影

諶立中今天強調,當下是因委員問及台灣青少年自殺率數據增加,他只是在回應數據,並非通盤討論整體自殺防治議題,被斷章取義。他說,台灣青少年自殺率緩幅上升約1至2成,觀察近5至10年上升坡度,若扣除跳樓因素,會發現增加的幅度就沒那麼多。

諶立中說明,自殺原因是多樣性的,不會是單一因素,過程包含前因後果、最後觸發因素,很多因素都會影響結果。自殺率指的是自殺死亡率,不是企圖率,個人成長、家庭、社會經濟文化、校園環境等因素,都會導致人的情緒往負面走,出現自殺行為,根據統計每10到50人自殺約有1人死亡,關鍵在於自殺方式。

他強調,「雖然致命性工具不是自殺原因,但若可以管制效果立竿見影」,很多自殺的人事後後悔,若選擇了致命性高的方法就沒有回頭路。

諶立中提到,在東亞,包括南韓、日本、台灣的自殺率都非常高,在經濟上升後,很多壓力跟著來,加上網路世代的多從網路連絡,比較少面對面互動,彼此的支持度下降,網路上只是打幾個字,跟拍拍肩膀、擁抱、跟他說你最近好不好,感覺完全不同。

諶立中舉例,過去喝農藥巴拉刈自殺一年就死掉200多人,但與農委會合作跟農民溝通,終於禁用,並減少燒炭工具取得方便性、可近性,高樓也是其中一種,如醫院管制、公寓大廈都有合作管理,現在比較大的挑戰是住家,其中成人自殺率大部分已經壓下來,青少年則緩福上升,拿掉墜樓因素,就沒有增加很多。

精神科醫師逆風挺,台灣與南韓其實都有相關研究

而這樣的說法其實也獲得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同,他在臉書上表示,2011年台灣有人做研究,研究大意是,城鄉跳樓自殺比例不一樣,而且跳樓自殺比例與高樓可得性有關,也就是住在高樓大廈或者住附近的人比較容易跳樓自殺;甚至南韓也做過研究,住在高樓大廈高樓層民眾,自殺率比住在低樓層的民眾高。

沈政男表示,要注意的是,研究是顯示相關性,不代表前後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住在高樓大廈附近的人比較容易跳樓自殺,有可能是此種自殺方法比較容易取得,但也可能是住在高樓大廈附近的人,生活壓力比較大,無法就相關性來斷定原因。

「但,即使只知道相關性,不明白因果關係,仍可做為防治參考。」沈政男說,比如2010年中國富士康工廠的連環跳樓自殺事件後來就在大樓底下加裝防護網,前幾年台大校園連續發生跳樓事件也加強了頂樓空間管理。

另外,他也提到,青少年自殺率近年攀升,這在其他先進國家也是如此,至於原因有些人歸咎於升學壓力、學校管教等,但必須要有客觀研究來證實。

只是諶立中上任至今已長達7年,多次的言論都備受爭議,除了專業之外,他更應該理解的是該如何溝通,否則類似的事件只會多不會少。

《信傳媒》提醒,自殺不能解決問題,若有需要請聯繫24小時自殺防治專線(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