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打造「極音速飛彈連線」 前雄三總工程師張誠:美國第一島鏈戰略大轉變

政治

日本媒體近日報導日本極音速飛彈相關研發、進度與部署地點,結合12式飛彈.戰斧等飛彈,將能形成對中、朝、俄三方「源頭打擊」戰力。

而台灣對於極音速飛彈所需的衝壓引擎研發甚早,一路至天弓二型、雄風三型、雄昇到雲峰飛彈;據聞,台版極音速飛彈亦早已展開研發,台、日好朋友的亞洲版「極音速飛彈連線」有望成形。

日本陸上自衛隊傳出,將規畫在北海道和九州部署「高速滑翔彈」(極音速飛彈),在沖繩部署增程型「12式陸基反艦飛彈」、戰斧等飛彈,前雄三總工程師張誠對此稱,部署於上述三地,將可分別扼空俄羅斯、北韓和中國浙江沿岸,拉大飛彈打擊範圍。

根據公開資料,台灣也正積極部署雄昇、雲峰飛彈,甚至是研發台版極音速飛彈,綜觀台日相關飛彈部署,未來將會在第一島鏈,撐開全新且極大範圍、攻防一體的飛彈防禦網。

先看日本部署方向,《共同社》12日報導,陸上自衛隊將引進「高速滑翔彈」,計畫在2027年開始部署在北海道和九州,於2030年入列和配備。

此外,自衛隊還預計在九州和沖繩,部署射程逾1000公里的增程型「12式陸基反艦飛彈」,並將裝備部隊增至7個聯隊;同時要購買美製「戰斧」巡弋飛彈,而該飛彈最大射程可逾2000公里。

(更多新聞:可直抵北京? 中科院研發雲峰飛彈「升級版」極音速飛彈 射程達2000公里

中國東風-17可直攻美本土,美與日合作顧好「前門」

中國東風-17極音速飛彈對美國形成威脅。(圖片來源/擷自新華網)

事實上,東風-17是最早運用滑翔彈頭與實現「乘波飛行」理論的極音速飛彈。英國《金融時報》曾分析,中國在2021年7月於南海上空疑似發射東風-17,8月亦有另一次試射,判斷已可飛越南極直攻美國本土,

「極音速飛彈速度在5倍音速以上,射程約1500到2000公里。」張誠先分析完這款飛彈的性能後接著稱,日本要的增程型「12式陸基反艦飛彈」與戰斧飛彈,亦可前進至沖繩的與那國島,屆時日方作戰範圍,將可涵括中國東南沿岸。

再加上,《日經亞洲》4日報導,日本和美國將考慮共同研究飛彈技術,以攔截來自中國東風-17,以及俄羅斯的極音速飛彈。

此舉,等於是美國加速推動日本具備自衛反擊和「源頭打擊」的嚇阻能力,與支持日方跨越「非戰憲法」界線,具有為美國「顧好前門」的作用。

台灣極音速飛彈引擎源頭是雄三,美方原本不支持

雄三所採用的衝壓引擎,衍生運用至不同升級版飛彈。(圖片來源/擷自中科院)

張誠稱,在台灣方面,目前公開可知的有逾1000公里的增程型雄二E、雲峰飛彈,極音速飛彈相關研發應比日本還更早,只是這一部分在「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公開部分並未揭露是否納入。

其中,最關鍵的衝壓引擎研發,是原本要運用在天弓二型飛彈,後來移作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才研發成功,再衍生發展運用至雄二E升級版的B彈,與雲峰飛彈。

前中科院長龔家政亦在中研院訪談出版的回憶錄中,証實此一秘辛。張誠也透露,當時美方並不認為台灣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需求,因此對於中科院獨立研發衝壓引擎和雄三並不支持。

雲峰飛彈可能結合火箭載具,第一島鏈變第一擊前進基地

雲峰飛彈(右1示意圖)被藏在雄風三飛彈研發計畫秘密研發。(圖片來源/擷自CSIS)

雲峰飛彈最早披露於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導彈威脅專頁,是台灣自1996年台海危機後,藏在雄風三型飛彈研發計畫中,以高度保密方式進行研究。

至於極音速飛彈研發,專家推測,是以雲峰飛彈結合原名為「麒麟專案」的火箭載具,經高空飛彈接近目標上空時,再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加速俯衝攻擊。台灣相關研發較早,推測應會比日本在2027年部署的時間還早,惟軍方目前並未透露任何訊息。

從美日在極音速飛彈反制領域上的合作,以及美方要打造台灣成為巨大軍火庫,最新發展則是台、日都在積極極音速飛彈,未來亞太飛彈攻防態勢,將有全新風貌。

張誠綜合分析稱,美方已將第一島鏈的各國,視為對於中、朝、俄先行開戰時第一擊,做出反擊的「前進基地」,自己則退守至第二島鏈,美國在整個東亞戰略方向,開始出現重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