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連鎖龍頭換人! 星巴克的「大」反成了被路易莎超越的弱點?

產業動態

微涼的早晨,許多人會習慣用一杯咖啡來喚醒自己,而年關將近,近來引起大眾討論的無非是連鎖咖啡店伯朗咖啡從2019年11起,因營運不如預期與租約到期,到2020年1月底將會陸續結束8家門市營業,並表示未來不排除會另找其他地點展店。

一年6億杯黑金商機競爭激烈

一直以來星巴克穩居國內連鎖咖啡市場龍頭,在2019年下半年還拓展了21家新據點,不過卻也同時撤了10家店,因此總店數大約480家,不過480這個數字已經被後起之秀路易莎咖啡的489間門市給追了過去。

有媒體做過非正式統計,連鎖咖啡店再加上可隨時在各大超商隨手一杯的外帶咖啡,現在這塊黑金商機,光是在台灣外帶咖啡杯數,一年就被民眾喝掉6億杯。

只是,台灣連鎖咖啡品牌競爭也相當激烈,除連鎖咖啡店星巴克、路易莎、cama、85度C之外,還有超商咖啡加入搶占平價市場,2019年除了伯朗宣布要關掉一些門市,從南台灣高雄發跡,全盛時期有超過70家連鎖店的金鑛咖啡也在陸續減少門市後,2019年8月金礦更宣布將從咖啡飲品連鎖零售,轉型朝上游原料咖啡豆的供應發展,並將尋覓市場合作夥伴。

從龍頭換人看台灣咖啡文化的轉變

從伯朗、西雅圖、怡客、85度C、星巴克再到最近兩年竄起的路易莎,可以看出台灣連鎖咖啡市場的版圖變化,也很明顯能看出國內咖啡文化正在轉型,星巴克、伯朗咖啡都算是較早期就稱霸台灣咖啡市場的大品牌,民眾甚至會用「有沒有星巴克來判斷當地夠不夠繁榮」。

這些品牌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都是以「咖啡廳」的形式經營,為了讓民眾有寬敞舒適的環境,除了車站或百貨公司內,其他大多是獨立的大坪數街邊店為主,所以開始面臨到租金和人事成本近年來隨著政策及地理位置的交通發展越來越高,這些提高的成本也會反映在定價上,導致星巴克越來越貴,而對比隨出可見的超商咖啡,方便性和價位都更勝一籌。

星巴克的大坪數店面,增加的成本,讓咖啡越賣越貴,無形中讓它丟了台灣連鎖咖啡龍頭的寶座。(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路易莎、Cama等平價咖啡的崛起關鍵

雖然在消費者心中,像是星巴克、西雅圖等國際品牌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近年來各大商圈或住宅區,開始出現「小」店面的平價咖啡店。

不同於星巴克等大品牌擁有大坪數的店面,取而代之的是小而窄的店面,同時也鼓勵外帶,甚至在許多車站也開始出現僅有咖啡吧台的迷你店面,光是在租金和人力成本上都能有大幅的降低,在咖啡口味和選項又比超商要多,便是路易莎、Cama等平價咖啡崛起的主要原因。

2020年目標突破500家店的路易莎咖啡,在2019年下半年總店數超越星巴克,期許2020年中公開發行、年底興櫃、後年掛牌。

拼轉型,咖啡、輕食外也有飯麵包三餐

一直以來星巴克會依據不同季節的特色食物而推出「季節限定」的飲品或點心,而伯朗咖啡則不同,除了賣咖啡、三明治或鬆餅等輕食類餐點外,和丹堤咖啡一樣,都有提供正餐,像是丼飯、義大利麵等,以學生族群來說,為了討論報告,咖啡廳有充電插頭又能包三餐,算是很方便的地方,雖然也有人覺得咖啡廳賣正餐具有衝突感,反而降低意願。

除此之外,也有整個品牌轉型的例子,伯朗咖啡屬於金車集團旗下,擁有大坪數的咖啡廳既然營運不佳,不如改賣啤酒燒肉,將過去位在南京東路上的伯朗咖啡進行改裝,變成啤酒和燒肉主題餐廳,善用大坪數的特點,同樣吸引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