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穩定後面臨健保財政問題 林靜儀:200元藥費真的太誇張了

健保

武漢肺炎(COVID-19)的爆發,讓台灣領先全球的健保制度再度備受關注,其實早在疫情爆發前,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在2月底的高階主管會議中,提出「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等初步方案

健保「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決定權在衛福部

李伯璋提出的3大方向,包括藥品部分負擔不再採200元吃到飽定額制,改採定率制;檢驗檢查、血液檢查按比例收取部分負擔,李伯璋舉例,像是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電腦斷層掃瞄,患者須自付1000元,減少不必要的檢查;針對昂貴的癌症新藥,病患須自行負擔部分比例,並訂負擔上限。

健保署強調,目前都仍在精算研擬中,尚未敲定,會顧及不常看病的民眾的公平性,對弱勢也會兼顧保障天花板原則。李伯璋也表示,目前以疫情為重,相關議題等到疫情穩定後再來討論。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健保財務的相關啟動是在健保會,而衛福部或健保署都有精算25年,根據這樣的精算結果,擬定各種情況的樣態,提供給健保會做參考,最後再由衛福部做政策決定。

林淑芬堅決反對;林靜儀認為有必要調整

由於部分健保費用調漲備受關注,即便健保署希望目前能專注在防疫上,仍掀起許多討論。像是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便在臉書表示,調漲醫檢部分負擔不是解決健保醫療資源浪費的萬靈丹,對於三階段「使用者付費」更表示堅決反對。

林淑芬認為,健保醫療支出是否浪費,應是回到醫療處置檢查的必要性,否則依照健保署的提案,難道有能力負擔調漲部分負擔費用,就可以任意做檢查嗎?這難道不算健保資源浪費?

不過,前民進黨立委、婦產科醫師林靜儀則認為,相關調整是有必要的,「200元的藥費真的太誇張了」,她認為這樣不只助於減少浪費,也讓民眾了解,健保不是完全幫忙出費的制度,不應該長期只被壓抑價格

林靜儀也說,這次尚未討論到慢性病處方籤的議題,不過等到疫情穩定後,預計這塊也會有所調整。林靜儀表示,這個與癌症新藥是兩回事,癌症新藥是因價格昂貴,過去沒有列入健保中,是完全自費;若衛福部調整政策,癌症新藥便可納入健保,病友仍須部分自費,像是可能付8成,剩下2成由健保出。

吳欣岱呼籲健保署,政策執行前加強宣導

血管外科醫師、高雄好過日協會發言人吳欣岱也認為,這3大方向的調整是正確的,不過讓她比較擔心的是,民眾會誤以為付錢就能接受相關檢驗;但其實不是付得出費用的民眾都可以接受此檢查,還是需要經過醫師的專業判斷。

吳欣岱說,希望健保署在執行政策前,能多花點時間解釋、宣導,不然往往變成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甚至醫院會被民眾責怪怎麼多收錢。

對於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的部分,吳欣岱表示,目前最可以改變,也最不需要動用資源的健保變革是民眾的觀念,她指出,武漢肺炎防疫期間,能明顯發現看診的民眾銳減,因為除非是必要性醫療,民眾不會來醫院,因此吳欣岱強調,減少非必要性看診是降低資源浪費的重點

更多內容

緊急命令含救災與政治意義 蔡政府不頒布的關鍵2大理由

陳建仁看佛系防疫》若採群體免疫方式 英國死亡人數將會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