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史上最大變革》保費喊漲至少1成!保戶、壽險公司、業務員面臨3大變化

保險新制

今年5、6月,各大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全都動了起來,原先因疫情衝擊業績普遍表現不佳,但受到保單即將在7月1日起實施大改款,未來保費勢必面臨大漲,不少客戶趕在最後倒數階段上門,搶搭保費調漲前的最後一波風潮

但一名基層保險業務員語氣卻顯得不太開心,他說,這個月業績雖然成長至少超過5成以上,但算是提前先把7月1日後三個月的績效「預掛起來」,要為接下來的冬天「儲糧」,以因應客戶、業務員熟悉新商品內容所帶來的斷層。

保險新制措施一》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

基層業務員之所以這麼緊張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從今年7月1日開始,保險市場將面臨史上最大變革,其中,包括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調高死亡保障門檻、宣告利率平穩機制等3大新制

其中,公勝保經戰略長李正偉指出,3大新制當中影響民眾最大的是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因為牽動的是預定利率同步調降,使得新保單價值不如以往,對於一般客戶最在意報酬的增值效果將有所落差,「而且是幾乎所有的新保單都會受到影響,只是幅度有所不同。」

按照慣例,過去金管會都在每年11月公布下一年度各幣別的新契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自去年11月宣布調降2020年的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之後,今年又因為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5月中旬,當時還在位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已經提前預告, 7月1日起責任準備金利率要再降一次,等於不到一年內就連降2次。

簡單來講,當保單的責任準備金利率越高,壽險提存壓力就愈小;反之若利率愈低,壽險提存壓力就愈大,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攸關保戶的保費也會跟著變貴。一名保險業者曾透露,「通常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一碼,保費大約上漲3%。」。

根據保險局先前公布,7月1日起新台幣保單將調降1碼、美元保單調2碼、澳幣則降4碼等。如今一來,繳費3年以下、存續期小於6年的新台幣保單責準利率則是史上罕見降到零,意味著未來像是郵局銷售的躉繳6年期儲蓄險將於市場上絕跡。

李正偉也舉例,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牽動像是與身故給付、保價金有關的保單,從終身險、醫療險、健康險、儲蓄險,甚至是失能險等保單皆可能受到影響。

保險新制措施二》提高死亡保障成分

第二個新制是,為了整頓高利儲蓄險,訂定「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單帳戶價值)最低比率規範」,也就是說,從7月1日開始,未來壽險保單將提高保障成分,並降低儲蓄比重,且強制必須符合最低死亡保障門檻比率規定。

保險新制措施三》宣告利率平穩機制

第三個措施則是,金管會也宣告將建立「宣告利率平穩機制」,明定保險業的宣告利率應考量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更貼近實際債市利率,以確保業者不能為了搶市占率而強行推出虧錢的高利保單。而此舉也是為了因應接軌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公報(IFRS17)。

經常接觸第一線保戶的保險業務員則表示,未來新制上路後,像是儲蓄險的滿期時間將拉長,原本1張6年期儲蓄險大多可在6年左右還本,但新的儲蓄險保單可能都得拖到第8年、甚至第10年才能本金到位。也就是說,儲蓄險必須要鎖更久的時間才能達到原先預期的儲蓄效果並打敗定存。

業界也分析,在7月1日3大新制之後,保險市場勢必要面臨3大變化。

變化一》非利變型壽險商品的吸引力變小了

事實上,市面上俗稱的儲蓄型保險,又分為利變型和非利變型的保單,其中的差異在於,利變型保單除了預定利率(固定數值)之外,還多了一個「宣告利率」;非利變型保單則沒有宣告利率。

李正偉認為,非利變型壽險保單受到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等於預定利率再往下調,換言之,非利變型保險商品的市場性也可能將受到衝擊,若民眾僅以儲蓄為目的,「這類商品的吸引力可能又比以前小很多。」;至於利變型仍存在宣告利率,衝擊研判會相對較小。

變化二》銀行通路理專、業務員、保險公司面臨轉型關鍵期

過去保險銷售通路主要是以銀行通路、保險業務員以及保險經紀業務員等3大通路為主,其中,一直以來銀行通路的新契約保費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始終貼近5成上下,扮演關鍵的角色,但理專長期僅負責銷售、不負理賠後續服務的儲蓄險商品,也讓這一波制度調整下,銀行通路所產生的衝擊效應比壽險公司、保經保代的業務員還來得更大。

「因為以前銀行通路賣得商品比較單調,光是儲蓄險就占了很大一部份比重。」一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銀行理專勢必是要面對轉型,應提高銷售保險商品的多樣性及銷售能力,而不該只是會銷售某一個單一商品。

變化三》附保證的投資型保單是下一個商品主力?

隨著在金管會嚴管儲蓄險及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之後,附保證給付的投資型保單也隨之竄起,可能將成為今年下半年的主流商品,目前包括國泰、富邦、台灣人壽等大型保險公司也都紛紛將這類商品列為重點。

而所謂的附保證投資型保單是指,保險公司在帳戶投資績效外,額外提供各種類型的保證機制,如「保證最低身故給付(GMDB)」、「保證最低提領金額(GMWB)」等。

一名保險業主管則表示,附保證型投資型保單是指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再附加身故保本或生存保證給付的機制,結合專家替你理財、有穩定現金流量,主訴求就是主客戶生前可以領錢,身後可以留一筆遺產給子孫;不過,這類產品比較複雜,保戶得花時間,提前了解其投資標的及配息條件等。

「轉型是必要,但也需要時間。」整體而言,李正偉預估,接下來整體市場的初年度保費收入勢必再面臨衰退,但是研判將會為保險市場帶來「質變」,第一是「回歸保險本質」,也就是商品不再只是單一地重視儲蓄功能,而有保障的功能。

第二,繳費年期也不會只一味銷售短年期的商品,而是逐步選擇長年期商品。雖然保險公司減少了保費收入,但是每年基本上都會有穩定的保費收入;對民眾而言,也較能達到長期性的保險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