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艇翻覆事件》原來漢光演習長期與戰爭實境落差太大

國防

海軍陸戰隊99旅7月3日在高雄左營桃子園海灘進行「聯合登陸作戰訓練」操演,2艘突擊艇翻覆導致14人落海,4人送醫,其中上兵蔡博宇、上士陳志榮不治,中士阿瑪勒.道卡杜安裝葉克膜急救中。

海軍6日公布調查結果,指「環境因素」是釀事主因,據海軍還原當時情況,突擊艇下水僅8分鐘即遭瞬間湧浪推擠,在離岸160公尺處翻覆,造成憾事。

人為、機械問題都被排除

海軍政戰主任孫常德表示,參訓官兵皆完成各項合格簽證,也曾在桃子園海灘執行2次自主任務訓練和2次組合訓練,並在訓前實施航前會與勤前教育。

海軍表示,這次共有1架S-70C直升機、8艘戒護艇、2輛水上摩托車、4輛救護車、81名岸上觀測人員協助搜救,可以排除「人為因素」;兩棲偵搜大隊在操演前亦檢驗突擊艇和操舟機,「機械因素」也可排除。為求周延,海軍陸戰隊「聯興操演」將照常進行,但「突擊艇舟波運動」將取消,以檢討安全措施。

海軍陸戰隊CRRC(Combat Rubber Raiding Craft)突擊艇為平底設計,難維持重心亦不耐浪,根據海軍陸戰隊的「特戰訓練手冊」及「兩棲偵巡艇運用手冊」規定,突擊艇日間執行海上訓練時,須在4級風以下、浪高1.5公尺以下環境進行。

操演當日上午8點的資訊,操演激浪區最大浪高約3呎(約0.9公尺),平均浪高2呎(約0.6公尺)、風速約10節(約3級風、時速18.5公里),符合突擊艇海象操作標準。

然而風浪在8點40分增強,擔任操演主控艦的「中平號」戰車登陸艦,測得海上風速已達13節(約4級風、時速24公里),也就是突擊艇日間操作限制的臨界點,但當時操演已開始。8分鐘後,2號艇、6號艇在離岸160公尺處翻覆。

失事海域水深達10公尺

陸指部副指揮官馬群超少將表示,排除外力撞擊可能性,救生衣和氣瓶運作都正常,可能是下水剎那嗆水。他也否認「救援不及」說法,指海上兵力都在同個海面上,非常快速到達,「救生部分準備很完善,不太可能有救援延誤的狀況」。

馬群超一度表示,翻覆處水深約1.5公尺,引起譁然,被質疑「站起來就好了?」孫常德補充說,該處是沙岸,每個位置深度不太一樣,裝備打開時、人沒辦法垂直站,一定是浮在水面。國防部稍後解釋,依據海灘探勘成果,桃子園海域水深自1.5公尺至最深10公尺。

究竟陸戰隊官兵有無覆艇後求生能力?馬群超表示,訓練時的裝備、情境一定有所結合,以官兵遭遇覆舟、身上背負裝備的情境,陸戰隊員曾受200公尺不限時武裝游泳訓練,在兩棲專精訓練時,也曾受全副武裝2分鐘內游泳50公尺後漂浮20分鐘的相關訓練;這些訓練雖然是在游泳池進行,但是訓練基地普測時,是在左營港區海域執行,訓練上並無問題。

漢光演習與國家防衛真實情境落差太大

至於疑因落海事件,導致沮喪及自責海軍教準部少校教官楊昌霖,在營區內輕生,據報導楊昌霖生前,正用電腦編打「精進方案」檢討。不過,海軍教準部政戰主任張存義駁斥,指楊昌霖寢室內沒有電腦,此消息為子虛烏有。

國防部長嚴德發6日主持內部會議時強調,國軍從來不會因為要承擔風險,而放棄訓練或是降低訓練標準,也唯有嚴格訓練,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中,才能克敵制勝。他勉勵全體國軍官兵更應全力以赴,完成即將到來的「漢光36號」演習,完成殉職士官兵生前努力,以達演習任務、踐履軍人捍衛國家安全的遺志。

然而,陸軍特戰隊出身、前國安會幕僚吳怡農在臉書發文說,國軍的訓練,長期以來大多是為了「表演需求」;漢光演習就是每年最大場的表演,與國家防衛作戰可能面臨的真實情境,有很大的落差。

吳怡農質疑,國軍的首要任務是防衛台灣,為什麼陸戰隊卻在操演「聯合登陸作戰」?是要登陸去哪裡?他批評,「沒有正當的國防任務,就沒有合理的訓練與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