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政與國策顧問難產?「小英們」先評比爭取者的「政治表現」

政治

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要不要繼續聘任,反對者認為,這是國民黨黨國體制的一環,是中國宮廷政治的盲腸,民進黨執政不應延續;但是包括陳水扁、蔡英文任總統,都用得得心應手,當初反對黨國體制者,有人獲聘為資政或顧問,也多欣喜榮任,顯然「體制」沒有不好,而是自己吃不吃得到才是關鍵。

有行政院顧問爭取轉戰國策顧問

只是這個「吃」,有分吃相好看與難看,陳水扁時代的資政與國策顧問,大致上還有藍有綠,也有層次上的分明;但是從馬政府開始,資政是不是德高望重、顧問是否真有內涵可問,開始被人質疑。

蔡英文上任時,彭明敏、高俊明、張忠謀等人都謝絕擔任資政,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後來也辭職;顧問方面,可聘人數多達90人,想要魚目混珠的大有人在,這始終有在野黨的抨擊,也有執政黨人的批評。

過去「資政」必須是要擔任過院長級人士,「顧問」至少擔任過「部長級」、或政績不錯的縣市長,現在情況改變,只要「努力爭取」,就有機會位列「國之三公」。據傳,一位層級僅為「行政院顧問」者,也非常積極爭取進位到國策顧問。

總統府在520前後,已在規劃新任資政與顧問的聘任,但搞了快半年,還沒敲定。有政界人士建議蔡英文,是否續聘最好要想一想,並對外說明。

因為,只要蔡英文未公布新名單,有志爭取國策顧問者,就會各顯神通,極力透過小英身邊的人表現自己,倘若遴聘時程拖得越長,可供他人想像的空間就越大,甚至衍生金錢遊戲與交易的醜聞亦未可知。

爭資政顧問,必須支持蔡英文2024的接班人?

有地方人士這樣形容,某位企業界名人想要爭取國策顧問,想當然爾,自然是透過蔡英文「身邊」、或是對可以代表蔡英文的人遊說。雙方接觸後,代表小英人士的一方說,能不能被聘為國策顧問,要看「表現」如何?所謂「表現」,是配合「總統的意志」,包括各項施政的推動、2022地方選舉、2024總統大選的人選,至少要迎合蔡總統的意志。

所以,每逢蔡英文下鄉,有企業界或地方仕紳,以及小英之友會會員,把握機會展現自己的動員能力與熱情,若是蔡英文屬意的總統接班人到地方做交流,也要營造熱烈的氣氛,展現對於蔡總統青睞人選的支持,這樣就有希望被遴聘為國策顧問。

因為國策顧問的遴選,越來越荒腔走板,民進黨內曾有聲浪,希望改掉舊黨國體制的陋規,避免有人為此進行「競賽」,最重要的是,資政與顧問,現已少有能提供總統什麼宏偉意見,已是標準的「酬庸」,既然總統的諮詢管道不是資政與顧問,不妨以「不遴聘」來因應。

但為了避免讓不知情的人做不必要的時間與金錢浪擲,蔡英文到底要不要聘,可以有個明確態度,免得讓「小英的人」,得以上下其手。

總統府駭客事件,凸顯政治恩怨與派系鬥爭

與綠營有淵源的企業經理人陳永昌,11月初在自由時報投書指出,今年5月總統府傳出遭駭客入侵,外洩文件內容提及資政人選,儘管府方澄清係拼貼造假,刻意曝光特定人選續聘與否真真假假,牽涉政治恩怨與派系鬥爭。

但是,文件披露國策顧問遴選原則相當耐人尋味:「應該盡量以輔選有功人員為思考」,具體方向則有:各縣市政治代表、各專業領域代表、社會賢達、卸任政務官、其他考量。換句話說,遴聘人選仍難以擺脫選後論功行賞與派系分配色彩。

陳永昌說,總統府遭駭事件是否干擾資政與國策顧問遴聘作業,外界不得而知。無論如何,沒有連任壓力的蔡英文能否拿出破舊立新的資政與國策顧問名單,甚至對制度存續做出全面性變革,國人正拭目以待。

誰代表小英?兔死會不會狗烹?

其實,遴聘資政與顧問,是總統府與總統的權責,要求蔡英文不酬庸、不以公器當私利,是強人所難,要那些想獲聘資政或顧問的人,不為蔡英文或小英接班人搖旗吶喊,也有違人性。

而蔡英文派誰到地方去「徵詢」,是她的權責,問題在於這些「代表小英」的人,是不是在總統府任職,是銜小英之命,幫總統物色「國之大老」?還是狐假虎威,賣官鬻爵?說不定還有人未被授權,就對外自稱代表小英。

最糟糕的情況是,或許「小英們」已經承諾了一群人,但他們到頭來可能一場空,付出時間、金錢不說,還被反咬一口,打成「背骨」,或是爆出「交易門」,屆時層峰要推說不知情,就難杜悠悠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