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計畫檢討1》5G、AI只是工具 高虹安點出數位建設必備的配套措施

政府政策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數位國家」更是總統蔡英文喊出的口號,也就讓前瞻特別預算中的數位建設成為焦點,包括5G相關建設或是AI、半導體的發展,以及雲端等項目,都是數位建設的重要計畫。

數位建設預算倍增,2.0編950億

數位建設在前瞻1.0編列的預算約為440億,到了2.0則擴增至超過950億,看得出政府越來越重視科技領域的發展;尤其民進黨不顧所有在野黨的反對,堅持5G建設的預算不可砍,未來5G涵蓋率的提升,可會是政府不得不端出的牛肉

數位建設當中又細分成5個主軸進行,第一是「資安」的基礎建設;第二是「寬頻建設」,主要是加強偏鄉網路設備,以及寬頻普及;第三為「數位文創」,也就是數位與文化結合的應用;第四是「服務建設」,將網路科技運用在政府資訊上,像是交通狀況共享、空氣品質監測等;最後則是「人才建設」,透過教育設備提升與人才訓練,來加強數位領域的發展。

5G只是工具,領域必須走在前

從預算大增能感受出政府有意發展數位領域,不過,立委高虹安表示,數位建設除了軟硬體的提升,也應該注重應用的部分,不管是5G還是AI,這些都只是工具,「領域」必須走在前面,再透過工具輔佐,而不是把工具更新了,產業卻還留在原地。

過去擔任鴻海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暨工業大數據辦公室主任的高虹安表示,若以「創造產業發展環境」的層面來看前瞻數位計畫,可以從5大重點切入,分別是人、機、料、法、環。

人的部分,當然就是人才,科技業鬧「人才荒」早已不是新聞,雖然前瞻確實有人才培訓計畫,但成效如何仍有待評估。

在數位領域當中,「機」就是「資源共享」的概念,高虹安強調,「不要讓每個家庭都養一隻牛」,面對數位轉型,可能每個部會都要克服特定問題,所以共享工具很重要,很多國外大廠都會設計共享工具,讓應用更廣泛。

資訊國力必須提升,政府回應讓人民對資安沒信心

數位科技的「原料」就是數據,也就讓「open data」成為政府需要好好把關的部分,目前是由國發會在營運open data,所以料的部分,必須從政府端去解決開放資料、API的介接等問題。高虹安強調,政府必須好好規劃數據的使用,包括資安、法規也都要建立好,讓數據能在受到保護下,盡量開放,這就是「法」,讓領域內的每個人都能在一定規則下好好發揮。

最後的「環」,則是提升資訊的國力,讓公務人員、一般民眾對資訊的認知更普及。高虹安表示,目前政府對於資訊的回應不是很專業,像內政部長徐國勇以「晶片是由台積電生產」來回應外界對於資安疑慮;或是稱2000萬筆個資外洩是來自畢業紀念冊,這樣的回應恐怕先摧毀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以資安為例,目前政府已明定資安預算的最低占比,若經費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政府計畫,至少要有5%的資安經費,能看出政府往提升資安的方向邁進,但高虹安認為,手段仍偏粗糙,因為硬體更新不可能這麼快,政府應該從提升人員資安素質下手,會是最快的方法。

高虹安指出,中科院先前被爆出採購網路儲存伺服器,將中國百度雲做為備份目的端的選項,恐讓資料外洩給中國,「這就是資安意識不夠」。高虹安強調,環境跟人的心態如果沒有建立起來,會讓產業變得很脆弱。

數位概念應該納入每項前瞻建設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秘書長、前立委許毓仁也同意,台灣數位發展應有「國家體質」上的調整,所以他對於目前「數位前瞻」的做法不太認同,許毓仁表示,目前的數位建設都看不到規劃藍圖,而且「數位」不應該是前瞻的一個子項目,而是主軸,所有基礎建設都應該包含數位的概念

他舉例說,假如要建立新的停車場,就應該是智慧停車場;要蓋軌道就應該是智慧公路,把智慧交通資料的搜集與整合,納入架構,「數位應該在每一項計畫裡面」。

另外,許毓仁認為,數位轉型能否回饋民眾也應是評估的的重點,他強調,前瞻計畫成功與否,應該看在效力(減少時間和資源)、生產力(增加GDP)的貢獻,目前GDP有68%來自服務業,如何讓服務業數位化,也應該納入前瞻計畫的規劃,透過「數位轉型」的概念,最終回饋給民眾,也不一定是就業的部分,也可能用在長照醫療等面向。

數位發展部適合領到數位建設

前瞻作為一個跨領域、跨部門的計畫,最擔心的就是各部會本位主義,僅擔任預算發包單位。數位建設最常被批評的就是「沒有願景」,根據行政院的說法,前瞻數位建設是實現「數位國家、智慧島嶼」的基礎推動,說詞相當模糊,也讓數位建設的推動沒有明確方向。高虹安表示,目前前瞻的數位建設大多以個別計畫來進行,也就變成哪裡有洞補哪裡,沒有一個明確主軸。

許毓仁強調,如果數位建設沒有整合,就喪失當初建設的目的,他認為未來若成立數位發展部,就適合成為把關相關預算的單位。高虹安也提出相同看法,她認為透過數位發展部來領導,能讓前瞻預算能以系統性方式進行,能在數位發展上,看到明確的規劃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