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綠白合都卡關...阻礙他們合作的障礙是柯文哲要選總統

政治

究竟要向藍邊走,還是向綠邊行,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政治上的朋友要多,敵人要少」,對民眾黨而言,要走向理性、務實、科學的做事風格,就是按照議題尋求合作對象,不然只當小藍、小綠就好了。他認為,政黨還是要有自主性,而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民眾黨沒有固定顏色,有好處也有壞處

民眾黨在日前立院召委改選時,選擇與民進黨合作,最終獲得1席召委,對民眾黨是一大鼓舞;但是想合作、卻不想禮讓1席召委給民眾黨的國民黨,則是大肆批評民眾黨轉向綠營。確實,如果與親民黨相較,民眾黨的確是沒有固定的顏色,它時藍時綠,這也是近年來的新興政黨中,最為特別的一個。

藍營目前只剩國民黨「一黨獨大」,新黨早已沒落,親民黨在這屆國會也吹熄燈號;綠營方面,民進黨擁有多數政治資源,時代力量崛起迅速,卻消耗得很快,偶而對民進黨提出挑戰,卻不曾與藍營合作,台灣基進也是如此。倒是民眾黨批藍也批綠,也會挺藍或挺綠,讓人看不清其真實樣貌。

然而,民進黨雖然與民眾黨在國會合作,但在地方上可能就不容易。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日前就說,與民眾黨理念、做事方式不同,「綠白合作會精神錯亂」,這不是顏色的問題,是價值觀的不同。

除了國會有合作,選舉幾乎已無空間

柯文哲則反駁說,有些人眼裡只有藍綠、每天只想選舉,國家就是被這種人搞壞,「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是非」,「整天在那邊搞顏色,很慘」,只要有道理都會合作,希望建立以討論民生議題、是非對錯的社會。

事實上,從柯文哲參加國民黨論壇後,不只民眾黨內部有雜音,國民黨反彈聲浪也不小,柯文哲與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都趕緊否認有「藍白合」的事。綠軍則是抓到機會,把民眾黨推向藍營;而柯建銘則在立院召委選舉找上民眾黨合作,只是籤運太差,否則恐將藍營召委壓縮到5席以下。

有政界人士直言,民眾黨的空間不多,大概只能在國會與藍綠各自就議題合作,出了立法院,不論是2022縣市長選舉,或2024總統與立委選戰,幾乎都少有合作機會。以國民黨而言,多數縣市長都要連任,沒有連任的全新局面,如基隆、桃園、竹市,國民黨都可以一戰,即使綠白合作,國民黨也不一定落居下風。

柯文哲必定參選2024,是所有合作的障礙

縣市議員選舉,國民黨在諸多縣市有執政優勢,加上部分地方派系仍有實力,「禮讓」也許會發生,但也不會太多,重點是,一旦談合作,是不是僅以「一次選舉」為限,還是要包括未來的選戰都一起談?若要白綠合,民眾黨現階段沒有立即可用的戰將,且同樣會面對到2024的無解。

柯文哲參選2024總統已是一個定局,他若是能吸走中間選票,對藍綠的選情就變得單純,就是誰的基本盤能發威?萬一柯文哲不選,藍綠就看誰能拿到中間選票。近2次總統大選,中間選民都倒向綠營,選民對國民黨的「傾中」有疑慮,所以柯文哲拉走中間選票,對國民黨是好事。

沒有中間選票,民進黨會選得比較辛苦,但只要中間選票不倒向藍營,綠軍的勝算還是有的。若是綠白合,2024總統也不會禮讓柯文哲參選,國民黨為了維護法統,更不可能。既然藍綠都要推自己的人選,柯文哲就必須自扛民眾黨旗幟參選,屆時白軍對藍綠都是敵人,所以2022的地方選舉,談合作就是多餘。

再者,包括藍綠,大多認為柯文哲立場反覆無常,現在講好,說不定明天就生變。柯文哲與藍綠都沒有堅定的互信基礎,「喬事」過程一定會頻出事端,很快就會破局。或許,把柯文哲尋找藍白或綠白合的動作,看成是政治分合的一個橋段,因為民眾黨最後還是得獨自去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