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卸任倒數》德國過半民眾支持強硬抗中 英國《衛報》:她把德國變成「巨大版瑞士」

國際

德國雜誌《國際政治》(Internationale Politik)委託「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執行的民調在8月底發現,58%德國民眾贊成政府「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並積極維護國家利益,即便這將有損德中經濟關係」。

德籍歐洲議會議員安格魯(Engin Eroglu)在推特回應「我還在坐等這些民意反映在德國的外交政策上」。安格魯是歐洲議會知名友台議員,時常批評中國人權問題。

事實上,國際社會密切關注26日德國國會大選後,其中國政策是否會出現轉變,因為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即將卸任,德國和歐盟都將開啟新的政治篇章

梅克爾的「中國遺產」

一梅克爾的傳記作者柯內留斯(Stefan Kornelius)稱讚她領導德國崛起為歐洲中心,卻不會讓其他國家感覺受到威脅,並在國際政治動盪局面下凝聚歐盟。

然而另一方面,英國《衛報》批評梅克爾把德國變成「巨大版瑞士」,訴諸金援外交(checkbook diplomacy)、保持政治中立,但德國這種中立與其說是出於原則,不如說是為了維護其貿易利益。

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長久以來,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等反對黨一直批評梅克爾對北京過於軟弱,就連執政黨基民盟(CDU/CSU)、社會民主黨(SPD)也有聲浪指德國必須具有更清晰的對中外交論述。

執政16年來,梅克爾訪問中國的次數高達12次,高居亞洲國家之冠,最後一次訪中是2019年9月,武漢肺炎爆發前夕。

梅克爾主政下,德中躍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政府高層每年定期會面,兩國貿易及投資皆大幅增加。

2020年梅克爾利用德國擔任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國的機會,主導簽訂《歐盟─中國全面投資貿易協議》(CAI),並在3月歐中大打制裁戰導致CAI破局時親上前線滅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

德國變成「巨大版瑞士」

梅克爾反對和中國脫鉤,也不贊成孤立、圍堵中國。儘管德國巡防艦「巴伐利亞號」(Bayern)8月初展開「重返亞洲」任務,卻也小心不碰觸中國逆鱗,不穿越台灣海峽並停泊上海

致力與中國保持和諧關係,從正面角度看,梅克是爾試圖在美中兩大強權之間維持平衡、調和衝突,捍衛歐盟獨立自主,走出歐洲自己的路。

然從負面角度看,梅克爾的行為被批評形同綏靖主義,以整個歐盟的全體利益為代價,追求德國自身國家利益──中國市場畢竟是德國車廠的大金主。

無論如何,梅克爾不到一個月就要下台一鞠躬,現在人們最關心的是「後梅克爾時代」下德國的中國政策是否會改變?

紐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分析,德國對中政策「不會出現革命性轉變,但可預期德國與歐盟會繼續跟隨近年趨勢,逐漸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

當抗中成大趨勢,德國能多快「硬起來」?

也就是說,在立法機構和社會輿論施壓下,德國會逐漸加強制中力道,重點在於「這個進程的速度有多快」?這便取決於誰是德國新任總理,還有新聯合政府由哪些黨組成。

最有機會入閣籌組聯合政府的四大政黨中,由中間偏左的社民黨、中間偏右的基民盟領先,兩黨皆屬保守派,若它們勝出,最有可能延續梅克爾的「中國遺產」。

社民黨總理候選人、德國財政部長蕭茲(Olaf Scholz),以及「梅克爾接班人」基民盟黨魁拉謝特(Armin Laschet)都不認為有必要改革外交政策。若由它們出任總理,德國「硬起來」的速度恐怕會與華府的期待有段不小的落差。

相形之下,民調居於三、四位的綠黨和自民黨對抗中最為積極熱衷,綠黨明言反對批准CAI、支持台灣,其總理候選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曾是國會友台小組成員;自民黨5月則撤下了其競選網站的「支持一中政策」聲明。

《德國之聲》報導,最新調查中社民黨民調最高(24%)、基民盟次之(21%)、綠黨第三(17%)、自民黨第四(12%),近年迅速崛起的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是11%。

因此,綠黨能否加入聯合政府,其話語權又有多大,將是德國對北京是否能從「鴿子」迅速轉型為「老鷹」的關鍵。

新政府的考驗:華為5G、北京冬奧

儘管德國國會大選距今僅剩短短25日,選情依然不是非常明朗,況且選後還有待各黨去「喬」出一個聯合政府,總而言之變數還相當大。

不過,無論由誰出任總理、哪些政黨組成聯合政府,還是有幾項觀察重點:新政府是否會在國內、歐盟和國際層級,制定一個更一致清晰而非模糊中庸的中國政策?是否會深化與美國、日本等盟邦的合作?

即便新總理和政府決定繼續遵循「梅克爾路線」,他們也馬上就會遇到幾項重大抉擇:德國5G建設是否接受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的設備?是否譴責甚至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

長遠而言,德國也勢必會面臨安全供應鏈、限制技術出口、降低對中國市場依賴,還有如何定位台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