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贏了!烏克蘭危機暴露美國與北約盟國的分歧和弱點 

國際

本文作者為:

阿佩爾(Hilary Appel),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凱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Kec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主任;

陶(Jennifer Taw),前蘭德智庫(RAND)政策分析師、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副教授。

日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日內瓦就烏克蘭危機展開會談,然而進展相當有限。俄羅斯要求西方把他的要求白紙黑字寫下來,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再擴張。

目前雙方仍呈對峙狀態、停滯不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可能和美國、北約一樣鬆了一口氣,這是因為普丁正在和烏克蘭面對面玩一場危險的邊緣政策(brinkmanship)遊戲

普丁確實成功地讓外界懷疑北約對烏克蘭的承諾、凸顯北約內部分歧,全球不得不更加關注俄羅斯的力量,他還可能設法逼美國和北約讓步。然而,普丁也使自己置身「必須對烏克蘭發動侵略」的風險之中,這項行動在物質和政治上都會讓他付出沉重代價

(更多相關新聞:美俄安全會議遭轟「各說各話」 前美駐俄大使:對俄抱有幻想的人 根本不了解普丁

俄民眾不支持侵略烏克蘭

十年來,阻止北約擴張是克里姆林宮(Kremlin)主要外交目標之一,但普丁至今收效甚微。2014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只讓烏克蘭喬治亞更嚮往成為北約成員國;俄羅斯甚至也沒有成功擋下其他小國,蒙特內哥羅(Montenegro)和北馬其頓(North Macedonia)分別於2017、2020年加入北約。更糟的是,普丁好戰的外交政策,使瑞典、芬蘭等中立國家的主要政治人物開始認真考慮參與北約。

烏克蘭危機升溫,對普丁也構成重大國內風險。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Crimea)、干涉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s)地區,克里姆林宮僅付出些微代價,就讓俄羅斯國內對普丁的政治支持水漲船高。然而侵略烏克蘭東部,如今恐怕無法讓普丁獲得相同的政治紅利。俄羅斯長期民調顯示,民眾不怎麼支持這項行動,目前只有四分之一民眾支持將頓巴斯納入俄羅斯領土

此外,俄羅斯今日要侵略烏克蘭的成本遠高於2014年。軍隊重大傷亡不僅會使民意轉而反對普丁,西方的嚴厲制裁也會進一步傷害俄羅斯經濟。

有鑑於上述政治和經濟風險,普丁把自己逼到牆角到底是希望獲得什麼?

(更多相關新聞:烏克蘭情勢》俄羅斯暫承諾不動武也不撤軍 集結在烏邊境17萬俄軍成最佳籌碼

凸顯美國、北約不可信賴

儘管普丁不斷重申「北約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他或許將當前對峙情勢視為一種手段,向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昭顯「北約和美國對他們的承諾其實相當薄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月19日的上任週年記者會可說是又加強了這個印象,當時他指俄羅斯有可能對烏克蘭發動「微侵略」(minor incursion),似乎暗示由於這種情況有別於俄羅斯全面進攻,因此西方也會採取比較溫和的回應(拜登及其官員隨即連忙為他這些評論滅火)。

(更多相關新聞:烏克蘭情勢》演員總統堅持與歐盟、北約同一陣線 曾嗆拜登「微侵略」說法荒謬

俄羅斯正能從這種鬧劇中獲益,因為克里姆林宮顯然想在北約國家之間埋下不和種子、凸顯裂痕。儘管美國和幾個東歐國家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內部對這件事意見分歧,這是因為各國在經濟、安全和能源方面擁有不同的對俄關係。

2008年北約高峰會(NATO summit )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登場前夕,烏克蘭遞交一封信給德國和法國,請求兩國支持他參與北約。然而,法國時任總理費雍(François Fillon)強調他們反對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我們認為這不是在歐洲,以及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維持權力平衡的正確作法,我們希望與俄羅斯討論這件事」。時任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現為德國總統)也表達了類似立場

不過至少在公開場合,美國和北約官員一再肯定北約依然團結一致。拜登在記者會暗示,對於如何回應俄羅斯小規模入侵烏克蘭,美國的歐洲盟邦並無共識,儘管如此,其他西方國家並未和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單獨展開雙邊談判。

當美國和歐洲領袖寧可把精力放在應對中國崛起、新冠肺炎疫情還有推動經濟復甦時,從普丁的角度來看,或許目前最要緊的是迫使各國更關注俄羅斯的利益

歐美象徵性讓步,普丁照樣贏

普丁為阻擋烏克蘭加入北約,提出不可能被接受也不太可能成真的要求,表面上似乎是不必要地把自己逼到牆角。不過事實上,普丁的確有所斬獲他暴露了西方行事混亂、對烏克蘭承諾薄弱

就算美國和歐洲只是做出象徵性讓步,普丁仍能藉此提升自己的形象。即使普丁在沒有得到書面保證的情況下緩和緊張局勢,俄軍進駐白俄羅斯、率領「集體安全公約組織」(CSTO)至哈薩克執行「維和」任務,已足以彰顯俄羅斯在前蘇聯國家之間仍居於領導地位。

(更多相關新聞:哈薩克動亂》前總統貪腐下台後還掌權 暫尋前蘇聯安全聯盟協助維安

然而,普丁對烏克蘭施展「邊緣政策」這一棋仍具風險。我們只能寄望美國和俄羅斯官員重返談判桌時,他們能找到方法防止這場危機演變為熱戰。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