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核武升級是在虛張聲勢?「三大理由」讓我們不能一笑置之

國際

本文作者為:布易特(Willem Buiter),知名經濟學家,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他曾任英國央行官員、花旗集團(Citigroup)首席經濟學家,也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倫敦政經學院、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任教。

前情提要:

3月11日是日本福島核災11週年,如今世界再度面臨新的核危機。

首先,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及其國防部長先後在2月底宣布,該國核威嚇部隊進入高度警戒的備戰狀態,外界憂俄羅斯久攻烏克蘭不下,又面臨西方愈漸加重的制裁,普丁可能訴諸核武。

另一方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軍攻擊並佔領多個核電廠,包括歐洲最大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9日傳出後者遭到斷電,存放的核廢料恐有輻射外洩風險。

金融市場似乎還沒反映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有的風險。儘管事態不太可能升級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俄羅斯爆發戰爭,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的股票、公債和公司債券市場卻不見任何有意義的負面反應,實在不太合理。而這還不是唯一的風險,衝突演變為核災同樣是切實的威脅。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烏克蘭境內有15座核反應爐 普丁進軍車諾比核災2.0陰影再現

北約在烏克蘭設「禁航區」將升高核戰風險

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以外的地方,普丁的戰爭可能帶來的短期經濟與金融影響有形但可控,前提是衝突不會蔓延開來。供應斷鏈的衝擊主要會以漲價形式出現,尤其是石油、天然氣、小麥、鋁還有鈀、氖氣等戰略性原料。

即便情勢保持在「受控的傳統衝突」(contained conventional conflict),化石燃料稀缺、失去出口市場和時不時的網路攻擊,都會加劇歐洲物價飆漲停滯性通膨影響。在全球層級,由於「中國和俄羅斯」、「歐美和日本」等兩大集團新進使用不同的貿易和金融系統,中長期而言各國產出潛力將受打擊。此外,當政府和企業莫不尋求更有彈性和韌性的供應鏈,規避風險的防禦性投資和資源再分配會進一步抑制產出潛能。所有可能的糟糕發展中,全球資產市場甚至沒有反映出這「最不壞」的情況。

然而,如果俄烏戰爭升級為俄羅斯和北約的戰爭,爆發核衝突的威脅就相當嚴重了。而要邁向戰事升級,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北約如烏克蘭政府所敦促得那樣,在烏克蘭上空設置「禁航區」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烏克蘭是為全世界而戰!前烏副總理:我們需要的是「禁航區」

北約和西方政府對俄羅斯施加經濟及金融制裁,並供應烏克蘭反坦克武器、無人機、可攜式防空飛彈和彈藥,這些支持並非戰爭行為。然而設置「禁航區」,就代表設置的國家有權擊落飛進「禁航區」的俄羅斯目標。如果北約走到這一步,一場大戰將無可避免。

就算這場大戰能保持在「傳統」規模,仍會帶來區域性的人道和經濟災難。藉由動用戰術和戰略核武,爆發核衝突的風險將達到冷戰以來最高點。所有北約國家的領土和人民將面臨生存危機。

不該輕忽普丁「核武恫嚇」的三大理由

目前為止北約直接拒絕了設置「禁航區」的要求,對普丁的核恫嚇展現自制力。2022年2月27日,普丁下令俄羅斯核部隊進入「高度警戒」以回應西方制裁,還有他所謂北約強權的「挑釁言論」。同日,白俄羅斯放棄自己的無核地位,允許俄羅斯核武出現在它的領土上。這些「核升級」措施,是伴隨2月19日俄羅斯舉行大規模核戰略演習,以及2月24日普丁在電視演說中宣布入侵烏克蘭,當時他強調俄羅斯仍是世界核武強權之一。

儘管普丁這些話可能是在虛張聲勢,我們仍不能只是一笑置之。畢竟意外可能發生,而一旦動用核武,核事故風險便陡然升高。再者,儘管國際咸信「相互保證毀滅」(MAD)顯得可信時,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會訴諸核武,這種邏輯本身的可靠性卻得打上一個問號(編按:此指國際關係主流論述相信,核武的MAD性質能帶來恐怖平衡,達成某種程度的和平狀態,但有人質疑這種主張缺乏證據支持)。此外在我們最需要理性時,它可能偏偏不在。一些觀察家提出質疑,他們懷疑普丁的心智狀況是否仍能勝任國家領導人一職,並揣測疫情期間他與外界隔絕的狀態,加深了他的偏執。

(更多相關新聞:中國網民稱普丁是「偉大的沙皇」 中俄要一起反美、反北約、反西方聯盟?

2020年1月以來,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一直停在午夜前100秒,代表該組織認為自從1947年末日時鐘登場以來,人類比未曾比此刻更接近人為的世界末日──這項評估主要是考慮到核危機、氣候變遷和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technologies)。該組織每年會調整一次末日時鐘,今年是在1月20日進行。如果它是在3月1日調整,末日時鐘無疑會離午夜,也就是世界末日更近一步。

自從1962年發生古巴飛彈危機,或至少自從1983年北約舉行「優秀射手」(Able Archer)演習(當時蘇聯政治局和軍方認為這場演習是在掩飾第一波核攻擊,並開始為核戰備戰),此刻爆發核戰的風險又來到最高峰。古巴飛彈危機對美國股市影響甚微:標普500指數(S&P 500)僅下跌7%,一旦時任蘇聯領袖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讓步該指數又回彈了。而「優秀射手」演習一直到2015年才為大眾所知,因此我們也不能怪市場對它可能引發核危機毫無反應。

如今沒有什麼證據顯示,市場已經注意到爆發核衝突的風險愈漸升高,「否認」仍是大部分人主要心態。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