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加速推動數位人民幣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外匯存底運用不該只投資公債

央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際間紛紛針對俄羅斯央行進行前所未見的制裁行動,究竟效果如何及後續效應至今還有待觀察,不過,中央銀行副總裁、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南光13日指出,俄羅斯央行受制裁可能讓中國加速推動數位人民幣,台灣面對中國威脅,未來須留意3大問題。

陳南光認為,從這次俄烏戰爭經驗,應該思考未來台灣面對中國可能的金融貨幣戰威脅有三。一是數位人民幣對於台灣的外溢效應;二是要求兩岸貿易使用人民幣計價與結算;三是可能凍結我國央行、金融機構、企業與民眾的人民幣資產。

金融研訓院、中華經濟研究院等單位13日共同舉辦「超現實—金融戰」研討會,包括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蔡明芳、財經作家姚惠珍等專家學者參與出席。

(更多新聞/首席看總經》留意「螺旋式」惡性通膨循環 富邦金羅瑋:2023年全球經濟不樂觀

近日盧布反彈是人為因素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在演講中提到,這次俄烏戰爭引起各國制裁俄羅斯央行,等於是癱瘓俄羅斯央行支撐盧布的能力,雖然俄羅斯央行從今年2月底開始,實施資本管制、大幅調升利率等措施,但盧布仍然重貶,導致銀行擠兌、通膨惡化等金融動盪。

陳南光指出,最近有眾多的媒體報導盧布反彈的訊息,進而推斷制裁俄羅斯央行的手段沒有用,他提醒,只要有管制就有黑市,實情是,盧布外匯市場的交易量非常小,反倒從黑市來看,價格還是處在反彈之前。因此他認為,近日盧布反彈主要是人為因素所致,包括採取嚴格資本管制、外匯交易限制、強制出口商將80%外匯收入兌換為盧布。

針對各國制裁俄羅斯央行的手段,陳南光認為,這對於俄國金融市場和民眾造成立即而且明顯的實質與心理衝擊,這個影響遠比各國祭出對俄國總統普丁、其親信以及相關企業資產的制裁、將俄羅斯銀行逐出SWIFT等措施還大。

(更多新聞/首席看總經》未來三到五年通膨都是重要議題 永豐金黃蔭基:股、債市麻煩了 只有商品資產會好

俄羅斯央行近年來實施「去美元化」

事實上,自從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受到各國制裁之後,俄羅斯央行就逐漸調整持有外匯準備的幣別比重,並進行「去美元化」。

陳南光指出,2018年俄國央行更大幅拋售美國公債,美元資產占外匯準備與黃金比重從43.7%降低為21.8%,並持續大量購入黃金。

陳南光釋出數據,截至2022年1月底,俄羅斯央行持有的「官方準備資產」(又稱國際準備)為6302億美元,其中包括外匯存底4632億美元、黃金市值為1322億美元等,但到了4月1日,經查俄國官方準備資產掉到6065億美元,換句話說,在這短短幾個月已經少了230餘億元,但減少的真正原因目前仍不清楚。

另外,觀察俄羅斯央行近幾年的資產組合變化,陳南光說,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幅降低外匯存底存放在美國境內,進而轉存到中國與日本,根據截至2021年6月資料,俄羅斯央行更將外匯存底存放在中國占13.8%、美國6.6%、德國9.5%、法國12.2%、英國4.5%、國際組織5%、日本10%,至於黃金則全數存放在俄國境內。

截至目前為止,仍有不少國家未參與任何制裁行動,包括中國、印度、土耳其、東南亞國協(新加坡除外)等,因此陳南光研判,俄羅斯央行可能動支存放在中國境內的外匯資產、存放在俄國境內超過千億美元的黃金,又或是人民幣與盧布換匯協議約1500億元人民幣。

(更多新聞/首席看總經》俄烏戰爭演變的5種情境 中信金林建甫:世界級通膨到來 全球央行吹升息風

多少外匯存底最適宜?陳南光指台灣外匯存底運用效率應提升

然而經過這場俄烏戰事,也給了各國政府的央行不少啟示。

陳南光認為,與台灣僅有一海之隔的中國,看著俄羅斯央行受到制裁的後果,可能會促使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評估調整外匯準備的配置,另外,也預估會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CIPS)的對外連結,試圖擺脫依賴美元支付與結算以及對SWIFT的依賴,甚至中國也可能加速推動數位人民幣。

在這個可能的情境之下,陳南光提醒,未來台灣可能會面臨數位人民幣對於台灣的外溢效應、兩岸貿易可能被要求使用人民幣計價與結算,以及凍結台灣央行、金融機構、企業與民眾的人民幣資產等3項威脅。

因此陳南光建議,台灣央行應該要對於外匯存底的風險控管、資產幣別配置組合等議題,定期進行安全性評估強化金融韌性;其次是應定期揭露外匯存底的管理與運用,讓民眾適時監督。

陳南光也提到,外匯準備再多、資產配置再怎麼分散,一旦被凍結,急需之時仍無法使用,因此央行應思考的問題是,外匯存底應該累積到多少才是最適宜的,且應該提升外匯準備的運用效率,像是投資於戰略性資源,以增強台灣的國力,而不是只有投資公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