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2》政府把人民馴化了...蘇益仁呼籲:防疫降級才能解決急診塞爆、醫療崩潰問題

人物專訪

有過去抗SARS的經驗,前疾管局局長、同時也是國內病毒免疫學權威的蘇益仁,在台灣仍關注每天確診數字如何、為零確診歡呼的同時,他是最早提出不該再期待「零本土」的專家。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1》前疾管局長蘇益仁:疫情邁入第3年 台灣「超額死亡」這麼多是不應該的

2020年4、5月,蘇益仁不斷在媒體、公開場合呼籲政府要再追加疫苗,「因為秋冬疫情捲土重來,民眾會因恐慌心理去搶打疫苗,這是可預知的未來。」7月他也在新冠疫苗研發及緊急使用授權論壇中,強調疫苗發展要兼顧速度,「若疫苗明年3月才出來,但疫情是今年底11、12月來,這樣有什麼用?」

甚至在同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訪台簽署醫衛合作備忘錄,卻未正面回應台灣當時最急迫的疫苗、藥物短缺問題,蘇益仁更直言,「如果美國無法解決台灣需求,阿札爾這次就白來了。」

談到近期熱議的傳染病是否降級問題,雖7月18日新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甫上任,被外界認為是為疫情降級做準備,不過蘇益仁在接受《信傳媒》專訪時表示,「其實4月底我就提出要降級,因為現在已經跟第5類傳染病不一樣了。」

目前仍把新冠肺炎放在第5類傳染病不降級,會產生哪些問題?

(更多新聞:薛瑞元、王必勝首挑戰》致死率遠高於日本、新加坡 蘇益仁:指揮中心應降級專心處理中重症病人 )

4月底新冠就應從第5類降為第4類傳染病

蘇益仁提到,「從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到現在100多年,這個病毒不會消失,COVID-19死亡率只有2%,SARS有10%,但COVID-19是上呼吸道感染、傳播比較快速,SARS是下呼吸道感染,相對比較不容易傳播。」

他指出,這次Omicron疫情在經過歐美及亞洲今年初至今的經驗累積後,已了解確診者99%以上皆是輕症,在防疫及醫療上應以「輕症在家照護」為原則的輕重症分流策略應對。「卻發生快篩試劑嚴重不足,還有保險給付導致大量輕症病患湧入醫院急診做PCR,造成醫療體系負荷爆量,也衍生出有床位但醫護人力不足的窘境。」

而談到傳染病降級問題,蘇益仁表示其實4月底就提出新冠肺炎應降級,「因為這已經跟第5類傳染病不一樣了,而且2、3年來我們對新冠病毒已有一定的了解,現在輕症也佔99.5%以上,在科學學術上就更沒理由放在第5類。」

新冠降級才能解決急診塞爆、醫療崩潰問題

把新冠肺炎放在第5類傳染病,產生最大的問題在哪?

蘇益仁表示,除了防疫單位跟地方政府、民政單位的位階會高於基層防疫外,一般民眾染疫時仍要被隔離是最大的困擾。「如果降到第4級當成一般感染症的話,戴上口罩就可以簡單去外面買東西,是在家休息而不是在家隔離,也能回復到正常醫療體系,還是可以知道有多少人確診,因為如果發燒、喉嚨痛仍會去診所醫院拿藥,通報體系也不成問題。」

蘇益仁也提到,包括重症分流的部分,「一個傳染病怎麼會用重症醫療網在處理,變成醫學中心第一個收治,一週馬上就會爆滿,這是很大的問題。」

他強調,讓醫療體系、防疫體系放在重症通報跟治療隔離,可以集中重點治療,不需要再處理99.5%輕症的防疫。「我還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可能7月底指揮中心才要撤離,但隔離時候造成多少民眾不方便,旅遊業、經濟...各方面影響都很大。」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提到,倘若台灣無法從「大流行(第5類集中規範)」走向「地方流行(第4類社區監測)」,他推估在7至8月還有10-15%的超額死亡。

(更多新聞:4月以來奪530條人命》中重症死亡率高達20% 蘇益仁:防疫和醫療體系出了問題 )

蘇益仁直指,若新冠肺炎不降級的話,會造成急診壅塞、醫療崩潰的問題。(攝影/林聖凱)

民眾仍不敢不戴口罩 「好像戒嚴時期被政府馴化...」

蘇益仁也感慨,「到現在民眾都還是一直戴口罩,大家好像都在戒嚴時期一樣,人性的部分也用第5類傳染病被管制,政府把人民都馴化了。」

「我一直講科學防疫在這裡,COVID-19如果不會像SARS一樣消失,當遇到一個疫情如果傳染力很高,像Omicron就會守不住,而且會一直持續下去。」蘇益仁強調,當初設置《傳染病防治法》的用意是希望協助防疫,而非讓權利「獨大」,「Omicron跟Delta不一樣,檢疫天數早就應該從3+4變成0+7,一開始連接觸者都要,這樣根本關不完,疫情可以減災,但不可能圍堵。」

雖指揮中心宣布自7月19日起放寬戴口罩措施,「但沒有用更具體的理由講清楚,中央一句話大家就要執行,不執行就違法、被罰錢。當初我們制定《傳染病防治法》是為了必要時控制疫情,但合理情形下就應該要解放、要去溝通協調,這次沒有抓住好這個精神,後面的學術研究也沒有盡到能力,好幾方面都要檢討。

民眾現在到任何地方仍不敢脫掉口罩,蘇益仁認為指揮中心長久以來的規範,讓人民像在戒嚴時期被馴化了。(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7、8月後恐又再一波BA.4、BA.5流行

面對Omicron亞變種BA.4、BA.5,蘇益仁提到,「現在我一直在觀察,如果這2個傳染力比BA.2又快30%,我認為大概擋不住了,一定會發生,我們台灣也可能在7、8月後又再一波BA.4、BA.5流行,COVID-19不敢說幾乎不可能消失,但消失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你要決定防疫政策怎麼做,要不要清零、要不要邊境管制,這是一個科學的問題。

在後疫情時代,蘇益仁認為這個時間點去做一個整體回顧是好的,「比如疫苗我覺得是最嚴重的,快篩也是大事;再來就是重症分流的部分,這些地方第一時間沒有做好,雖然後來有改善但都太慢了。」另外像是疫苗覆蓋率,他也強調其實不是看全民,主要還是著重在高危險族群的施打率,「長者投藥也一樣,給得太少太慢,如果當初早一點做,是不是會減少很多遺憾?」

(更多新聞:黑心快篩爭議》資深藥師:從口罩到快篩...一再突顯食藥署審核、上市後監測出問題 )

對於疫情以及長者的關注,以至於現在同時在開發阿茲海默症藥物、擔任美力齡生醫公司創辦人的蘇益仁說,「老實講我自己不太願意去管防疫的事,但想到曾經做過SARS時期疾管局局長、國衛院感染症疫苗研究所所長都做了那麼久,遇到百年大疫如果不提供一些專業意見,我良心也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