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興敲下市警鐘2》國發基金也遭痛宰 專家示警:當大股東有這三個動作就要小心了

上市公司

上市將近20年的老牌牛仔褲代工大廠如興(4414),因第二季財報難產,目前仍持續遭到證交所停牌,金管會指出,後續若無法補正,依規定,最快恐將在明(2023)年4月初下市,小股東手上股票恐成壁紙;截至上周五(19日)為止,如興總股東人數約有3.55萬人,隨著股票被停止交易,小股東已欲哭無淚。

回顧如興的發展,1977年是由如興創辦人陳信宏一手成立的製衣公司,專營牛仔褲生產,後來因經營不善,2008年股價更跌到僅剩下1塊多,於是陳信宏找上了善於財務槓桿操作的陳仕修,2009年陳仕修所控制的偉豪投資,只花1億元就買下如興3成股權,入主成為如興最大股東,而創辦人家族則逐漸淡出。

從如興案的例子進一步盤點,究竟如興公司、大股東在「事前」發生了哪些公司治理警訊?投資人在做投資評估時,除了要看公司的獲利、成長性、營運風險與財務風險時,還要看懂公司治理指標。

(更多新聞/如興敲下市警鐘1》陳仕修7年發動3次購併 玖地、中和羊毛案皆爆出大額商譽減損

警訊指標一》大股東質押比率過高

首先,大股東質押比率過高對於一家公司的公司治理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徵兆。大股東質押比率指的是,大股東將多少比率的持股,質押給銀行進而取得融資貸款,一旦大股東或董監事股票質押比率過高時,就要特別小心大股東與董事會是否會掏空公司的營運資金。

從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歷史資料顯示,如興大股東、陳仕修控制的偉豪投資從2013年底開始就將持有的如興股票100%質押,這代表的是,等於是把大股東所持有公司股票,通通都拿去向銀行融資;2014年起也揭露,陳仕修個人的持股質押比也同步達到100%。

巧合的是,陳仕修將個人持股全數質押的隔一年,也就是2015年,陳仕修在那一年宣布了要併購比如興大5倍、全球市占第一的中國牛仔褲大廠玖地的消息,引發市場譁然,雖然在2017年國發基金正式投資如興那年,陳仕修個人的持股質押比率曾一度降到約70%,但過了沒幾個月,質押比率又攀升至100%,顯然當時早已成為如興董事的國發基金不可能不知情。

中華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駱秉寬指出,公司經營者、主事者的持股很重要,當質押比例高、持股降低,無論錢跑到哪裡去,代表他在這家公司禍福與共的關聯程度沒有綁在一起,這是非常大的警訊,因此若公司大股東質押比率過高的時候,董事就應該要關心何時能夠解質,以如興案來說,單一大股東的國發基金也應該會特別留意控制股東質押過高的問題。

(更多新聞/如興總座老爸是中共高官?黃國昌轟國發基金入股如興是「假併購真滲透」

警訊指標二》大股東不斷賣股持股

另外,若是身為公司的大股東,甚至是控制公司的大股東,但另一方面卻是持續賣股,比率逐年降低,這在公司治理上也是一大警訊。

以如興為例,陳仕修主要是以偉豪、恒興利豐、興牛一、紫金牛等投資公司,以及本人、其配偶持有如興股份,2018年光是這4家投資公司持有如興股份就曾超過25%,但從2018年起,陳仕修旗下的投資公司便陸續申報轉讓持股,其中又以2018年9月恆興利豐申報轉讓持股3萬張持股最為備受關注。

雖然後來恆興利豐持有的如興股票一張也沒轉讓出去,但2019年4月恆興利豐再度又申報轉讓持股1萬張,同一時間,紫金牛也申報轉讓1萬張,最後轉讓成功,接著同年10月紫金牛又申報轉讓1.5萬張,也同樣成功轉讓出去;甚至又在2020年7月紫金牛又以盤後定價交易的方式申報轉讓3.5萬張,成功全數出清持有的如興股票。

(更多新聞/如興打入全額交割股》國發基金成最大受災戶 投資14.8億元恐血本無歸 虧損全民買單

除了紫金牛投資公司之外,恆興利豐投資也同樣持續申報轉讓,包括先是在2021年11、12月相繼申報轉讓7099張、1萬張,這兩次雙雙都轉讓成功;另外,2022年 2月及3月恆興利豐又分別申報轉讓1萬5960張、1萬7640張,這兩次轉讓也都成功,經過幾次轉讓後,也讓恆興利豐持有的如興股票從原先的7萬多張,直接降至只剩下4800餘張。

同樣的, 偉豪投資也在今(2022)年4月申報轉讓2150張,雖然最後並未完成轉讓,使得持股還有2萬多張;不過,陳仕修同樣具有控制力的興牛一投資,則是在4月底一口氣申報轉讓1.35萬張,成功轉讓,接著5月中旬又擬轉讓2000張,但最後並未完成轉讓,使得興牛一投資仍持有如興5萬多張股票。

換句話說,原先陳仕修個人控制的投資公司持有如興股權,已從原先最一開始的近3成,至今下降至不到1成,如今如興股價跌到不到3元、又被勒令停止交易,現在看來,大股東賣股的訊息也確實是一大重要的警訊。

駱秉寬指出,從如興一連串的併購行為來看,並沒有為公司創造更多的淨利,這時候董事會更應該非常小心,畢竟擔任董事不應該這麼容易被說服。

(更多新聞/5年441位獨董辭職…外界視為「肥貓」的獨董其實有五大深水區 

警訊指標三》不尋常的關係人交易

此外,公司若存在著重大且異常的關係人交易,這時投資人也要特別的提高警覺。

觀察如興在2017年併購玖地之後,如興與子公司間、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資金貸與、背書保證餘額皆維持相當高的金額,舉例來說,2017年5月的重訊就曾公告如興及子公司資金貸與餘額已達如興公司淨值20%以上,後續也出現背書保證額度超限情形,被金管會多次要求,應訂定改善計劃提報董事會控管。

但部分子公司卻以放大上限額度來因應,使得2018年如興與子公司間、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資金貸與、背書保證餘額還是相當的高,這也顯示了如興對子公司營運管理問題,若是看到公司有不尋常的資金貸與,可能也會讓人質疑資金是否有五鬼搬運的問題。

駱秉寬認為,公司治理有四道防線可望除弊,除了包括業務單位本身就要做好控制管理之外,其次是幕僚單位像是法遵、資安、財務等內部控管,第三則是應由公司內部獨立的監督機制,也就是內部稽核部門確保公司內控不失靈,最後則是獨立董事,必須在審議委員會積極把關。

從投資人的立場來看,儘管財報固然重要,但財報也不是衡量一家公司好壞的唯一指標,或許從大股東質押比率、大股東持股、或是公司的關係人交易等訊號,也能提前看出一些端倪,降低下一次踩到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