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廢水排海拖累南韓總統尹錫悅民調 不滿意度飆上近6成

國際

本文作者為:

尹永寬,前南韓外交部長(2003-2004,前總統盧武鉉任內),現為首爾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Asan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主席。

前情提要:

日本8月24日展開福島核廢水排海作業,這為美日韓同盟脆弱的一環,也就是日韓關係蒙上一層陰影。

儘管南韓政府認為「沒有科學證據反對」,許多韓國民眾對日本此舉非常不滿,他們的怒火也延燒到總統尹錫悅身上。

9月1日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Gallup Korea)指出,民眾對尹的不滿意度又飆上59%,重返4個月以來新高。

8月中旬美國、南韓和日本領導人在美國大衛營(Camp David)首次舉行三邊峰會,三國的軍事和情報合作協議因此獲得強化,將東北亞地緣政治領入一個未知領域。

由於北韓威脅不斷上升、美中關係日益惡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政府推動了一項大膽又有系統性的地區戰略。

從重新啟動的「四方安全會議」(Quad,由美國、日本、澳洲、印度組成)到新近成立的AUKUS(由美國、英國、澳洲組成),這類多邊聯盟都強化了亞太地區傳統上以美國為中心的「車轂─輪輻」的安全合作模式。

(更多相關新聞:美日韓峰會》台灣有事就是「美日韓有事」 學者指「亞洲小北約」雛形已經出現

南韓參與全球事務的第一步:和日本和好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他在東亞最重要的兩個盟友是日韓,但這兩國關係緊張向來是一個戰略障礙。拜登擔任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副手以來,一直希望協助長期因歷史爭端和領土問題而不和的日韓修復關係。

南韓總統尹錫悅上任之初,就大膽決定要讓日韓關係正常化,而這為拜登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2023年3月尹錫悅決定不要求日本出資賠償二戰期間遭到強迫勞動的韓國受害者,當時僅35%南韓民眾支持這項提議,約59%人反對。

(更多相關新聞:日韓大破冰》繼續冷戰也沒好處 南韓放棄為徵用工索賠 日本擬撤半導體原料出口管制

尹錫悅要實現他的外交政策目標──讓南韓成為全球事務的核心參與者──和日本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是關鍵。以前南韓總統朴槿惠為例,即使她一直對日本這樣重要的鄰國抱持敵意,卻也不忘致力推行她雄心勃勃的「東北亞和平與合作倡議」(NAPCI)。至於尹錫悅能否彌合日韓雙方分歧,鞏固更積極的雙邊關係還有待觀察。

中國和北韓很可能會抵抗美日韓三方的制度化合作。如果要充分發揮美日韓同盟這個新威懾結構的潛力,就必須對與中朝對話抱持開放態度。

為了避免誤解,預防中國最關切的台灣問題進一步升級,美國必須加緊與中國重建軍事溝通管道。同樣地,美韓也應在日本支持下向北韓表明,他們準備好且願意進行外交對話。大衛營所展望的強化三邊威懾本身,並不足以實現區域和平。

美日韓同盟最大挑戰是自家民眾

然而,美日韓夥伴關係最嚴峻的挑戰其實是來自國內的政治壓力,尤其是南韓。批評尹錫悅與日本破冰的人認為他過於天真,南韓為加入這個集團付出高昂代價,卻沒有獲得什麼回報。尹錫悅是否能說服這些反對者,是他能否成功履行總統職責的關鍵:2022年總統大選中,尹錫悅得票率僅比對手李在明多0.74%,上任1年4個月後他的支持度只有37.6%

美日能用三種方式幫助南韓應對這項挑戰。首先,加強安全合作固然是一項重大外交成就,但美日必須加速落實經濟和技術援助協議。這方面若有明顯進展,並為那些批評尹錫悅的人帶來實質利益,將有助使社會輿論轉向對美日韓同盟更有利的方向。

其次,如果中國繼續對南韓施加脅迫性商業外交,南韓民眾非常在意美國會如何回應。2016年中國因南韓部署美國的「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又稱薩德反飛彈系統)而制裁韓國時,時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袖手旁觀。美日韓是否能在這項問題上共同採取行動,將是決定該集團未來的關鍵因素。此外,如果拜登提出更多類似《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等歧視外企的法案,也可能促使南韓社會輿論反對美日韓的安全協議。

第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必須積極改善與南韓的關係。雖然岸田一直表現得很合作,但許多人認為他的行動與尹錫悅所承擔的政治風險並不相稱。他們還擔心,某些自民黨黨員對日本過往長期佔領韓國發表的不當甚至是粗魯的言論,會破壞尹錫悅遞出橄欖枝的努力。

話說回來,對東亞地區而言,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再次當選帶來的風險,遠超扭轉南韓社會輿論的挑戰。如果事情這樣發展,才剛誕生的美日韓夥伴關係或許不會有未來。因此為了鞏固本次外交成果、防止東北亞政策逆轉,明年11月前拜登必須盡力全面實踐大衛營協議。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