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因「戰爭罪」率先和以色列斷交 為何左派拉美國家不譴責俄羅斯?

國際

以巴衝突第25天,10月31日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指控以色列犯下「戰爭罪」,開出第一槍宣布和以色列斷交。

同日,以色列空襲加薩走廊(Gaza)最大難民營賈巴利亞(Jabalia),宣布擊殺了哈瑪斯(Hamas)的指揮官畢雅里(Ibrahim Biari),據信他是10月7日突襲以國的主謀之一。

BBC引述附近醫院,指這場空襲導致400人受傷、120人死亡。以巴衝突至今以色列有1400人死亡、240人被綁為人質,巴勒斯坦則有8500人死亡,其中4成是兒童。

(更多相關新聞:以色列進軍加薩》學者籲記取教訓 夷平加薩只會從廢墟培養出下一個哈瑪斯

哥倫比亞恐是下一個和以色列斷交的國家

10月31日玻利維亞代理外交部長普拉達(Maria Nela Prada)在官方聲明譴責以色列部隊以具侵略性且不成比例的方式進攻加薩走廊(Gaza),威脅了國際和平及安全。

玻利維亞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並警告封鎖加薩,不准糧食、水及其他維生物資輸入加薩已經違反《國際人權宣言》、國際法及國際人道法。

以色列進軍加薩的地面行動持續擴大,他持續呼籲巴勒斯坦人疏散到南部,外界解讀他是要切斷南北加薩的聯繫。

除了玻利維亞,其他南美洲國家如哥倫比亞、智利也都召回了駐以色列大使,以示反對以軍大規模攻擊加薩,並呼籲設置人道救援走廊。

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在社群媒體X上密集評論以巴衝突,11月1日他稱以色列的行動是「種族滅絕」,而以國領導人犯下「危害人類罪」。

事實上,哥倫比亞恐是下一個與以色列斷交的國家。裴卓曾指以國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如同納粹迫害猶太人,以方威脅停止軍售,裴卓則回應不畏斷交。

而拉丁美洲龍頭巴西、墨西哥也呼籲停火,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直言批評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簡直是「瘋了」。

不是第一次...「以玻斷交」反映拉美左派和美國的恩怨

玻利維亞似乎和以巴衝突八竿子打不著,他和中東也沒有什麼特別深的淵源,為何大陣仗與以色列斷交?外交上通常保持中立的拉美國家又為何紛紛出聲?

這些國家公開反對以色列,其實並不代表雙方有什麼特別恩怨,從上述幾國目前皆為左派執政來看,其實是反映他們對抗美國及其盟友的一貫立場。

拉美民主國家的近代政治一直在左右派之間擺盪,而在外交方面,右派親近美國,左派則傾向中國和俄羅斯。

事實上,這也不是玻利維亞第一次和以色列「切八段」,而兩國關係同樣反映這個安地斯國家的「左右政治」嬗遞。

2009年玻國左派強人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和以國斷交,2019年莫拉萊斯遭政變出逃,2020年右派臨時總統艾尼茲(Jeanine Anez)恢復兩國邦交,同年10月又由左派的阿爾斯(Luis Arce)當選總統。

半島電視台指出,對於以巴問題,傳統上拉美右派政府跟隨美國立場,左派政府則同情巴勒斯坦人,這項議題形同他們處理對美關係的「代理人」。

例如哥倫比亞的裴卓重批以國的盟友「沒有資格談論民主」,顯然就是在批評美國。

拉美左派政府「雙標」對待俄烏戰爭,智利是唯一清流

「我們譴責在加薩犯下的戰爭罪。」10月31日玻利維亞總統阿爾斯在X評論,當天他與巴勒斯坦大使會面以表團結之意。「我們不能保持沉默,繼續默許巴勒斯坦人民受苦,他們有權和平生活,尤其是兒童。」

阿爾斯說他們不能保持沉默,然而包括玻利維亞在內,許多左派拉美政府卻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根據聯合國,截至2023年6月俄烏戰爭同樣造成1500名兒童傷亡,300萬兒童被迫離開家園。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聯合國大會曾就譴責俄羅斯發起幾次表決,除了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後三國為社會主義專制國家──大部分拉美國家確實投下贊成票,然而他們對外談起此事大多仍持中立態度。

巴西總統魯拉甚至曾將戰爭爆發歸咎於烏克蘭,批評西方陣營軍援烏國助長衝突。

這些拉美國家對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的態度,讓人不免有「雙標」之感,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其實也維持了「對抗美國」(或至少不支持)的一致邏輯。也就是說,他們的外交立場往往取決於他們和美國的關係。

相形之下,智利是唯一公開批評俄羅斯的左派拉美國家。7月在比利時舉行的歐盟─拉美峰會上,智利總統柏瑞克(Gabriel Boric)呼籲拉美各國領導人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更多相關新聞:全球最年輕!35歲智利學運領袖當上總統 柏瑞克將面臨經濟、政治改革雙挑戰

「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令人無法接受,這是違反國際法的帝國主義侵略。」柏瑞克強調拉美領袖必須清楚表態,「今天是烏克蘭,但明天或許是我們任何一國遭遇相同命運。」

學運出身的柏瑞克當選總統時年僅35歲,是該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致力推動修憲和進步價值,國際社會期待比起魯拉等前輩,他能走出和帶有民粹甚至專制色彩的「老左派」不一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