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
哈斯(Richard Haass),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名譽會長,美國投資銀行Centerview Partners資深顧問,2023年最新著作為《義務清單:好公民的十個習慣》(The Bill of Obligations: The Ten Habits of Good Citizens)。
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的世界,這不只是因為他活到100歲,還因為他在超過半個世界的時間裡,在美國外交政策及國際關係中具有一個富有影響力,有時甚至是主導性的地位。
(更多相關新聞:美中建交關鍵人物 季辛吉百歲辭世 習近平稱他「中國的老朋友」)
對中國伸出橄欖枝是他最大成就
1923年季辛吉出生於德國,1938年移民美國,在美軍服役期間返回德國,之後他至哈佛大學就讀並成為該校教師。他為美國政府工作8年,先是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然後在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福特(Gerald Ford)任內擔任國務卿(1973-1975年期間他甚至同時擔任這兩個職務)。
季辛吉在他國務卿任內達成許多重要成就。首先是對中國開放──雖說是中蘇分裂創造了這項契機,不過是季辛吉和尼克森察覺到這個機會,並用以對抗當時美國的主要對手蘇聯。這樣友好的外交姿態不僅結束美中數十年的敵對關係,還達成一個兩國對台灣問題看法不同的協調方案,為中國經濟轉型奠定基礎,並建立一個持久且日益重要的美中關係。
(更多相關新聞:中國式現代化》戰狼外交的一體兩面 中共政權及習近平缺乏自信與安全感)
季辛吉也透過緩和政策(détente)舒緩美蘇的緊張關係,季辛吉、尼克森構建了當時兩個超級強權之間的關係(他們兩人關係極其融洽,是季辛吉影響力深遠的其中一項原因)。這使核武控制談判、制定規則管理各自盟友的衝突、定期舉行領袖會議成為可能──所有這些舉措都協助冷戰保持冷靜,使之不至於演變為熱戰,甚至是更糟糕的核戰。
然後是中東,當年與今日的情況驚人地相似。整整50年前埃及、敘利亞突襲以色列,如同10月7日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瑪斯(Hamas)的作為。季辛吉、尼克森確保以色列獲得他需要的軍援,但也施壓以國,要求他不要過度使用軍事力量,因為那恐將蘇聯捲入戰爭,或讓戰後外交斡旋的可能性變成零。季辛吉個人的「穿梭」外交有助停火,以及離間對立的武裝團體,為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主持的埃及─以色列談判與和平協議奠定基礎。
保守派的季辛吉視「秩序」為首要之務
達成上述任何一項成就,都足以構成一位美國國務卿的重要遺產。這些成就彰顯了季辛吉處理世界事務的核心元素──他肯定支持外交,不過是在有利權力平衡背景下運作的外交;而且不只是外交,而是有所克制的外交。
季辛吉傾向保守主義,他將秩序視為首要之務。這表示相較於那些試圖改變其他國家、實現和平正義等宏大目標的人,他更希望把精力放在避免戰爭上面。他顯然聚焦於國家之間的關係,而非各自的國內政治事務。在他看來,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務是形塑其他國家的外交政策。
我們能在季辛吉許多著作和文章中看到這項核心主軸,從博士論文、回憶錄到他對核武、結盟、外交、近期世界秩序、中國和人工智慧(AI)的反思。儘管季辛吉之後再也沒有擔任公職,他的思想和文章依然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當然,現代的美國還有其他偉大的國務卿,例如馬歇爾(George Marshall)、艾奇遜(Dean Acheson)和貝克(James Baker)。不過談到兼具行動與分析能力時,沒有人能與季辛吉相提並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卓越的學者與實踐者。
然而這並不代表季辛吉不會犯錯。他當然犯過錯,正如許多批評者和評論家不假思索指出地那樣。
美國外交政策若非「過度冷漠」就是「過度干預」
季辛吉最具爭議的政策和越戰有關。反對者譴責他拖長越戰,並在許多人認為「無法取勝又不值得」時將戰場擴大至柬埔寨。但他也因斡旋終戰談判而受到越戰支持者批評,因為「和平」條款使北越得以在兩年內戰勝南越。
1971年發生的各項事件中,季辛吉也扮演了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角色。當時,儘管有媒體報導巴基斯坦政府正在今日的孟加拉進行大規模鎮壓,許多人甚至認為這是一場種族滅絕,但季辛吉依然支持巴基斯坦(這個美國盟友曾促成美中關係出現突破)。此外,季辛吉涉入美國試圖推翻前智利民選左派總統阿言德(Salvador Allende)的政府,他至今仍因此遭到猛烈批評(編按:1973年傾向右派的智利軍隊發起政變推翻阿言德政府,後世揭露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了協助)。
(更多相關新聞:週末看電影》4百雙眼睛流血換來的憲法 《智利,我的理想國》觀影前5大必知重點)
季辛吉偶爾會反駁對他政策的各種批評攻訐,不過他的解釋並不總能令人信服,因為一些主要的批評確實是有道理。儘管如此,其成就如此非凡,遠遠蓋過了他失敗的部分。
季辛吉留下一份長遠且有價值的遺產。對這個世界抱持嚴肅態度,並體認美國外交政策的危險之處,它往往若非被定義為對外接觸不足的孤立主義,就是過度干預,試圖改變一些最多也只能「管理」的狀況或政權。隨著美國再次面對強權政治崛起、日益混亂的世界,這是一份美國人應以明智方式繼承的遺產。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