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克蘭大選看台灣》喜劇演員假戲真做脫穎而出 俄經濟制裁要脅新總統

國際政治

4月21日烏克蘭舉行第2輪總統大選,由現任總統波洛申科(Petro O. Poroshenko)和喜劇演員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對決,結果不出民調所預測,澤倫斯基以壓倒性票數勝選,曾在電視劇中飾演總統的他這回假戲真做,真的在現實中當上了總統。

然而澤倫斯基至今仍未提出具體未來施政計畫,讓人憂心他是否能妥善解決烏俄衝突,而俄羅斯頻頻放出假新聞大打資訊戰,選前又宣布對烏克蘭實施經濟制裁,無不是為了控制輿論和對新領導者施壓,也為許多烏克蘭民眾歡欣迎來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這一切令人不禁思索,資訊唾手可得但消息真假難辨的科技時代,究竟為我們的政治生活帶來了什麼正面和負面影響。

俄假新聞轟炸,喜劇演員壓倒性當選烏克蘭總統,支持烏俄和平對話

烏克蘭第2輪總統大選截至目前為止,已開出98%以上的選票,開票結果與民調相差無幾,澤倫斯基得票率為73%,而波洛申科僅25%。事實上波洛申科只在西部利沃夫省(Lviv)取得優勢,其他省分一面倒由澤倫斯基拿下。

在票數相當懸殊的情況下,波洛申科當晚已宣布敗選,而41歲的澤倫斯基將成為烏克蘭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統,對國安、國防和外交政策握有大權。

「我永遠不會讓你們失望,」慶祝勝選的澤倫斯基告訴他的支持者,「而作為一個烏克蘭公民,我可以跟所有後蘇聯國家說:『看看我們,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澤倫斯基表示他已接到來自美國總統川普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的賀電,而另一件趣事是,他在基輔投票時因為亮票,可能面臨最高約台幣963元罰鍰。

落選者:一個沒經驗的新總統,可能很快會回到俄國勢力範圍中

至於烏俄衝突,澤倫斯基在一場記者會上強調,他會重啟與東部頓巴斯(Donbass)分離主義者的和平協商,以《明斯克協議》為基礎進行對話,最終目標是雙方全面停火。但這些協商會怎麼進行,目前澤倫斯基還沒有提出具體計畫或進程。

儘管敗選,現任總統波洛申科依然強調,「我會下台,但我不會離開政治舞台。」

2014年親歐盟示威運動之際上台的波洛申科對俄立場一向相當強硬,主張直接與俄羅斯談判,重新控制烏克蘭邊境被佔領地區。敗選後他在推特上表達他對這個議題的擔憂,「一個沒經驗的新總統……可能很快就會回到俄羅斯勢力範圍中。」

假戲真做?澤倫斯基曾在電視劇中飾演總統

澤倫斯基是一名喜劇演員,而他從政的契機也非常戲劇化。

2015年烏克蘭首播了一齣政治諷刺喜劇《人民公僕(Servant of the People)》,澤倫斯基在裡面飾演一名平凡的歷史老師,因為一時情緒激動,狠狠怒批了政府貪腐歪風一頓,結果這番話意外被學生錄下來上傳,讓他在網路上一炮而紅,甚至誤打誤撞將他推上總統大位,一邊打擊貪污官僚體系,一邊鬧出不少笑料。

《人民公僕》打響澤倫斯基的知名度,也成為他決定參選的契機之一,這樣的政治生涯意外與他劇中所扮演的角色重疊,都是政治素人意外爆紅然後參政,而且他甚至用電視劇為自己的政黨命名,同樣叫作《人民公僕》。

一反傳統競選策略,澤倫斯基善用自己在螢光幕上的討喜形象和人氣,以社群網絡平台為基地為自己積攢民意,主打消除貪腐和寡頭統治集團。

由於缺乏治理經驗,他的競選團隊便把宣傳重點放在他個人魅力上,塑造出他與代表傳統利益階級的政治菁英不同,頗有大破大立之風。但這依然無法掩飾他政策抽象模糊的弱點,許多人也質疑身為菜鳥政治家的他,要如何與老謀深算的俄國總統普丁相抗衡,維護烏克蘭的利益。

另一方面,不少人批評澤倫斯基與億萬富翁克羅莫伊斯基(Ihor Kolomoyskyi)過從甚密,克羅莫伊斯基擁有多個烏克蘭電視台,包括播出《人民公僕》的1+1頻道(1+1 Media Group),波洛申科甚至直指他只是克羅莫伊斯基用來打擊他的魁儡。

俄透過網軍大打資訊戰,企圖影響烏總統大選

俄羅斯介入別國選舉早已不是秘密,當美國還在為2016年川普和俄國是否互通有無鬧得沸沸揚揚時,莫斯科已經開始為5月歐洲議會選舉和美國2020總統大選作準備,烏克蘭大選便是一場「暖身」。

藉由散播假新聞及培養假帳號「網軍」,這次俄羅斯的資訊戰更接地氣,主打貪汙腐敗、人民生活品質,還有評估2013年親歐盟示威運動後烏克蘭的整體表現。

波洛申科陣營指控,俄羅斯網軍不斷釋出汙衊他的假消息,帶領輿論風向支持澤倫斯基;而澤倫斯基團隊也表示他們遭到不實攻擊,但他們沒有明確怪罪給俄羅斯,而是把矛頭指向波洛申科的支持者。

為了遏止意圖影響選舉結果的資訊攻擊,烏克蘭2015年方成立的資訊政策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Policy)疲於奔命,也常常面臨取締假新聞與保護言論自由的兩難處境。2017年烏克蘭境內禁用俄國搜尋引擎Yandex、社群媒體網站VKontakte和Odnoklassniki,隔年政府又屏蔽了另外192個支持俄羅斯的網站。

或許俄羅斯確實有自己鍾意的烏克蘭總統人選,但無論是誰,莫斯科恐怕也沒有把握自己能完全控制新任總統,因此在18日選前來了個下馬威。

選前加碼,俄宣布要經濟制裁烏克蘭要脅新總統

俄總理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宣布將對烏克蘭實施經濟制裁,禁止俄國出口煤炭、原油和石油產品至烏克蘭,同時也不准從烏克蘭進口工程、金工和輕工業產品。這項禁令將於6月1日開始,也就是新任總統正式就職前2天。

梅德維傑夫表示禁運只是「以牙還牙」,是為了回應烏克蘭政府之前對俄玻璃產品和電子設備施加進口限制,但一般認為俄羅斯選在這敏感時刻提出經濟制裁,應是要對新科總統施壓,現在澤倫斯基確定當選,那麼這就是給他的一個警告,同時迫使他對烏俄衝突和政策表態。

澤倫斯基曾指出烏克蘭必須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這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改變,禁運也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畢竟直到2017年俄羅斯仍是烏克蘭最大進口及出口國,反之卻不是如此。

資訊時代拱出政治素人,但民眾政治素養是否跟得上科技腳步?

從烏克蘭澤倫斯基、斯洛伐克查普托娃(Zuzana Caputova)、瓜地馬拉莫拉萊斯(Jimmy Morales)、泰國塔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到台灣柯文哲和近日宣布參選總統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政治素人(Political Outsider)儼然成為一種全球趨勢。

其中緣故與科技變遷脫不了關係。在這個資訊爆炸與全球化的時代,知識散播的範疇頓時變得無遠弗屆,只要連上網路,人人都可以變成某種「鍵盤專家」。

這固然有正面影響,例如資訊平等化有利打破權威,建立透明和究責制度,讓民眾得以把事情攤開來好好檢驗掌權者的作為。然而負面效應也隨之而生,人們開始失去對專業知識的尊重,或是出現無知者高估自己能力的「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導致無能者成為輿論領袖,或著擔任不適合他的職務。

從烏克蘭大選看同樣被假新聞轟炸的台灣

因此當我們為政治素人打破傳統政治菁英小圈圈而備受鼓舞時,同時也擔心他們的能力是否足以實踐自己提出的理想,以及他們展現出的高人氣形象,是來自一群理性思考過的支持者,還是出於失望、不信任或著盲目跟風、輕信媒體的擁護者。

近年好幾個國家的重要大選都有網軍假新聞滿天飛的現象,一些人熱情投入這場聖戰,但很難不被龐大的資訊淹沒,到最後自己也搞不清楚什麼是真相;一些人則對這種新聞論戰反感至極,甚至情感退縮成冷漠,對政治抱持極不信任、懷疑一切的態度。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賽門與葛芬柯(Simon and Garfunkel)那首《沉默之聲(Sound of Silence)》或許為我們下了一個相當精準的註解:「人們互相說話但沒有真正交談,人們彼此聽見但沒有真正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