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要再被誤認為中國 立委關注非修憲的「正名」

政治議題

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延燒,讓國際掀起一陣反中情緒,外國對於中國人的管控也格外嚴謹,近期傳出許多海外台人,因為被誤認為是中國人,而被波及;因此,「正名」的議題受到台灣社會關注,不少立委在質詢時,也都針對此議題提出建議。

林昶佐呼籲行政層級的國家正常化,護照使用TAIWAN

立委林昶佐在質詢外交部長吳釗燮時指出,武漢肺炎疫情讓許多台灣人因護照印有「Republic of China」,而在海外被當成來自中國疫區。林昶佐呼籲,外交部應研議護照封面外文國名使用TAIWAN就好,對外的文書也應以TAIWAN為主,他強調TAIWAN最符合台灣的歷史淵源,最自然、最清楚,不用怕跟別國混淆。

林昶佐表示,台灣並沒有立法規定國家的英文或外文名稱,而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本國國名與外文國名不同。他指出,以德國為例,其德語名稱是「Bundesrepublic Deutschland」,但英文國名是「Germany」,源自日耳曼民族德文「Germanisch」,日耳曼民族除了德意志人,還延伸包括挪威人、瑞典人、冰島人等,但因為歷史脈絡,德國的英文通用名稱為「Germany」,而非德語本身的「Deutschland」。

林昶佐表示,國家正常化除了憲改層次以外,也有許多行政層級的改革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

中研院外文名稱為「中國科學院」,范雲呼籲改名

不只外交國防委員會關注這個議題,立委范雲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也指出,中研院的外文名稱是「Academia Sinica」,拉丁文academia是「學院」的意思,而Sinica則是「中國的」,因此,在英文版google上查詢,會變成「中國科學院」,希望中研院能在3個月內開啟改名的討論。

最近中研院研發15分鐘快篩武漢肺炎的方式,合成WHO唯一指名的「瑞德西韋」,卻遭到中國搶功勞,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直呼,跟中國一點關係都沒有。

范雲表示,中研院的成就享譽國際,但外文名稱卻會被翻譯成「中國科學院」;她認為應該從組織法中修正改名,不讓中研院的重要研究被國際誤解是中國研究。據指出,《中央研究院組織法》中,並未規範中研院的外文名稱,因此改名的程序應該不會太繁雜。

范雲提議,可以改名為「Academia Taiwanica」,她指出台灣有原生特有的植物、動物都以Taiwanica命名,能彰顯台灣之美。廖俊智回應說,中研院的名稱牽扯國家定位和政策,並非中研院單方面,但可以討論,相關法規還要研究,也尊重立委提案。

國家正常化修憲難達成,陳柏惟想奇招應付國台辦

此外,范雲今日在總質詢時也表示,我國國家正常化的領域上,不應先行自我設限,把中國當作特殊政治存在關係,因此在中國文化影音的滲透,她認為這是一個具體且迫切的立法。

范雲指出,NCC本來預備在去年底提出《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法》草案,其中卻「排除中國業者,表示中國部分應由陸委會主管」。她認為這樣的設計,在實務上形同放棄對中國管制,是變相告訴中資業者可以比照辦理;范雲呼籲,將數位通訊和串流平台的法案朝向國家正常化的脈絡下處理,一併納管中國的部分。

不過,由於許多國家正常化措施牽涉到修憲,恐難以處理,立委陳柏惟想出應對奇招。他說,我國陸委會與中國國台辦並不對等,目前許多問題,陸委會不能回應,因為其功能只有交流;他建議,可在外交部成立「中國司」,或成立統戰部、內交部,再納入陸委會之轄下,不然現在陸委會整天被人家吃豆腐就飽了。

更多內容

蘇貞昌不再政治酬庸 撤換這3位官股董座要去除「私菸黨」詬病

習近平不和災民握手不算控制住疫情 郭文貴:把政敵派去武漢是最新鬥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