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疫企業家數狂增16倍 3月製造業PMI強彈創一年多新高

中國經濟

正當歐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取消對中國的非必需品訂單,中國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竟然強力彈升至52,創逾 1 年新高,超過市場預期的44.8,前期35.7,這數字跌破許多專家的眼鏡,令人好奇復甦力道來自哪裡。

另外,3月份非製造業(服務業)PMI彈升至52.3,高於分析師預期的42,2月為29.6,而3月份綜合 PMI也強彈至53,2月為28.9。

PMI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中國官方的調查樣本涉及製造業的3000家企業,及非製造業4000家企業。

受惠於復工,中國3月製造業PMI強彈至52

針對3月PMI從2月歷史低點全面強彈,中國統計局解釋,基期的變化是影響重點。2 月份因受疫情影響 PMI 創下金融海嘯低點,但隨著 3 月份陸續復工,大中型企業復工率達 96.6%,較 2 月份上升 17.7 個百分點,產能正穩定恢復中。

然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官員表示,3 月PMI 較 2 月份明顯上升,主要是反映目前一半以上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比 2 月有所改善,並不意味著企業的實際營運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細項來看,3 月份中國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6.4和48.4,雖處於偏低水準,但是都較2 月份明顯回升。

歐美取消訂單,中國外貿企業訂單急凍

隨著各國陸續「封閉邊境」,海運港口停泊作業受阻,空運停飛停航,造成成本飆升,全球供應鏈受阻,海外需求「冰封」,復工的外貿公司訂單大量取消,無單可接,無工可復。

儘管外貿企業出現「訂單荒」,但是,3月製造業活動仍復甦,除受企業復工提振外,許多工廠改裝,生產防疫物資,如口罩、防護衣、呼吸器、檢測試劑等,使得醫療用外銷訂單回魂,也有助提振製造業生產。

歐美2月曾捐贈醫療物資給中國

2月7日武漢、湖北、中國疫情蔓延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當天表示,「我們與美國機構協調一致、向武漢人民運送更多的人道主義救濟物資。 」那一周美國捐贈17.8噸醫療物資到中國。

2月中旬法國、歐盟與LVMH集團向中國捐贈17噸包括醫療防護衣、口罩、消毒劑等產品,以示友好。

沒想到一個月後,3月初開始豬羊變色,輪到歐美疫情發燒,確診和死亡人數急速攀升,亟需醫療物資,中國封城隔離政策見效,疫情放緩。

中國3月積極外銷防疫物資給歐美

同時,中國全力生產防疫物資,在國內疫情緩和時,廠商積極向外出口醫療物資給烏克蘭、匈牙利、荷蘭、捷克、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各國。

3月29日上午,美國聯邦急難管理局(FEMA)從中國購買的大批醫療物資,首架貨機從中國上海運抵紐約,這架貨機運回13萬個N-95口罩、180萬個外科口罩和防護衣,及超過1030萬個手套和7萬個溫度計。另外有將近20個班機將在4月上旬從中國、馬來西亞、越南運回物資。

中國日產逾1.1億片口罩

中國已成為日常醫療設備的製造主力。在冠狀病毒首先出現在武漢之後,工廠開始重組或擴建、新企業湧現,中國的產能更是得到了顯著提高。

例如,原本製造電動汽車的企業比亞迪表示,他們每天可以生產500萬片口罩和30萬瓶消毒劑。台商富士康原本為蘋果生產iPhone等產品,他們在2月表示,已為員工生產1000萬個口罩,並表示每天的產量接近200萬個。

中國防疫企業家數今年狂增加16倍

《中新社》報導,中國不但解決了自己的「口罩荒」,在產量大增5.2倍,日產量達1.1億(占全球一半)的情況下,可以「罩」顧全世界。

報導引用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經營範圍含「口罩、呼吸防護」的企業數共有52411家,其中自今年2月以來新增超6千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16倍以上。在這5萬多家企業中,又有17013家的經營範圍含「進出口」。

口罩機成為印鈔機,利潤逾1.2倍

由於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的需求量已是正常水準的100倍,價格則是正常水準的20倍。特別是口罩機已變成「印鈔機」,《文匯報》報導,一台全自動口罩機約在120萬元至180萬元(人民幣,下同),從一個多月前的25萬元暴漲6倍。

於是,中國大量上市公司也開始涉足生產口罩機,至少有百萬人投入口罩生產,例如,金太陽是自2月加入市場,開始研發生產口罩機,投入2,300多萬元的成本,短短一個多月換來1.2倍的獲利。

生產其他產品的大小企業,現在都在生產防疫的裝備,以致市面上充斥假冒劣品。

根據中國政府披露的資訊,監管機構已關閉數萬家生產假冒口罩、偽劣測溫槍和無效消毒劑的工作坊。負責品質標準和檢測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數千家企業和個人因製造和銷售假冒商品或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受到了處罰。

更多內容

王儲、首相、三大家族領導人全感染 郭文貴:首相身邊親共人士給假數據害慘英國民眾

公主號又來了..5艘靠岸、還有14艘在外海漂 澳州要郵輪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