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88例確診全貌》8成輕度 張上淳:肺纖維化個案一個月後恢復良好

武漢肺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不過關於日前公布有「難言之隱」的30多歲女性(案379)為酒店女公關後,消息一出不僅引發全台恐慌,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台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止營業。

針對案379,指揮中心的疫調是否已完成?又台灣目前近400例確診者的面貌為何?針對114位康復患者,出院後還需要追蹤多久?康復狀況如何?

酒店女公關疫調結果公布:接觸者123位「北部居多」

問到案379的疫調狀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已完成疫調,目前調查123位,職場接觸者最多有96位、家屬4位,其他的有23位,「這之中需居家隔離有25位,家屬4位、職場接觸者19位、其他2位,目前有採檢12位,陰性10位、2位職場接觸者還在檢驗當中,目前針對疫調幾乎都已完成,是以台北市居多,目前檢驗結果都是陰性。」

據傳案379日前上班時,就有發燒等症狀,被店內幹部要求回家休養,沒想到病情嚴重,到醫院進行病毒篩檢後確診。指揮中心指出,這名個案於4月4日出現發燒、流鼻水症狀至診所就醫一次,由醫院採檢通報,於4月8日確診。

近400例確診者年齡中位數:32.5歲

至於台灣目前近400例確診者的面貌為何?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388例中,女性205位(52.8%)、男性183位(47.2%),年齡範圍4-88歲,中位數32.5歲,「每天的變化大概都在32、33歲之間,目前6位死亡、114位解除隔離,裡面有100多位出院,有幾例是解隔離等出院,目前為止還有12位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

張上淳指出,若根據WHA的嚴重程度來分類的話,其中278例(71%)沒有肺炎併發症的輕症、81例(21%)是輕度肺炎、29例嚴重肺炎到呼吸衰竭(包括已死亡的6例);在無症狀個案中做採檢,發現陽性有22例,佔全部個案的5.7%。

「這裡面有一小部分後來是變成有症狀,細節部分還在蒐集當中,不過在無症狀採檢陽性,主要都是因為家族間的密切接觸,我們也針對家人做採檢,才發現無症狀帶病毒的狀況。」張上淳說。

解隔離者須定期回診

他也提到確診個案的細節還在持續蒐集當中,包括一開始採檢沒有肺炎現象,可是住院當中有時會出現肺炎,這些資料有時候沒辦法立刻顯示,「但在解隔離的過程當中,會再重新檢視他們的病程狀況,數字會再做調整。」

至於國內114位康復患者,出院後還需要追蹤多久?康復狀況又是如何?

張上淳指出,目前仍較嚴格會三採陰後才讓病人出院,他強調每個解隔離的個案都是經過討論,「多數後來幾乎都沒有症狀,只有少部分本來比較是重症,到後來肺功能還沒完全恢復。」他也提到這些個案回去後,指揮中心還是請他們某種程度的自主健康管理,包括少外出,若要出去要戴口罩等,「在這樣的狀況下回到一般醫療處置,主治醫師也請他們定期回診,其中一位曾經電腦斷層像是有肺纖維化的個案,他一個月後回診肺功能已恢復相當不錯。」

指揮中心表示酒店女公關已完成疫調,目前調查接觸者123位,以台北市居多。(攝影/陳稚華)

台灣何時發展快篩抗體跟抗原試劑?

關於有媒體問到台大公衛專家提出,感染武漢肺炎的康復者反而是人類的保護者,尤其是醫護人員,且歐美現在有使用快篩抗體跟抗原試劑,找到這些有免疫力的人盡快回到工作崗位,問到台灣是否有相關計畫去發展快篩抗體跟抗原試劑?

張上淳先解釋,「在感染當中身上帶有病毒時,除了核酸檢測,就是驗有沒有這個病毒的抗原,感染一段時間後身體就會產生抗體,到某個程度例如7-10天後,轉而可以驗其身體有沒有抗體,間接說明他有沒有得到這樣的感染。」

他指出,抗體有IgM跟IgG的不同,IgM的抗體急性期的時候較早出現,但也很快也許2週後就不見了,接下來就是10-14天會出現IgG抗體,「IgG抗體自然感染時通常會長久待著,其他病毒的感染大多會終生帶著IgG抗體,所以單驗IgG抗體,只能說過去得到感染,不能說一定是武漢肺炎的感染。」

台灣社區感染機率很低

張上淳表示,「理論上,有了抗體就不太擔心第二次的感染,目前認為社區民眾得到這個感染的機率是低的,除了目前的確診案例外,其他感染者就算我們有漏掉,那個數字也是很低的。」他指出,假設台灣2,300萬民眾有1千人得到感染,「大概要驗23萬才會驗到抗體陽性,不過針對高風險族群還是可以驗驗看。」

他進一步指出,歐美國家當社區感染非常嚴重時,去驗抗體就很容易驗到,「當初我們也認為中國大陸在武漢地區說不定也是3%、5%、10%的人都得到過感染,10%的話就是每抽10隻血就驗到有1隻陽性抗體,不會花很大力氣就知道哪些人被感染過,要看每個國家和地區發生怎麼樣狀況的流行和嚴重程度再去檢視。」

至於治療方式,張上淳表示一直有在關注國外報導、正式期刊發表,「當時派2位到武漢也是想了解最新的疾病狀況,他們回來有跟疫情小組開會報告,但所得病毒資料有限,跟目前大家得知的差不多。」而關於歐美國家正在嘗試的治療方式,他表示指揮中心也持續有關注掌握中。

也有媒體問到除了慢性病、糖尿病、肥胖等症狀者,是武漢肺炎的高危險群,抽菸者是否也是?張上淳表示,長期抽菸是否是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目前因為還沒有太多這樣的個案還不敢下結論,不過也有看到長期抽菸的個案比較嚴重這樣的狀況。

為何現在不進行普篩?陳時中行政院上再次回應...

參加完疫情記者會,陳時中又趕往行政院主辦的「醫藥防疫科技研發」記者會,他在記者會上也再次說明台灣目前的防疫狀況以及科技投入防疫的重要性。

陳時中表示,整體在防疫科技上分幾個層面來看,對人類威脅最大就是死亡,只要超過5%致死率的話死亡人數就會攀升很快。他指出,全球超過10%致死率的國家有4國,這些國家致死率高是因為他們的醫療量能不足以擔負這麼多病人,所以死亡率提高。

「但這幾個國家包括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他們的醫療量能本來並不差,但因為下面確診病人太多,要避免醫療崩解,代表確診病人要少,確診病人要少,社區裡面的傳播鏈必然要被切斷,但要怎麼切斷?」陳時中提出關鍵點。

陳時中指出,要避免社區傳播,第一個要靠檢測能力跟精準度,「當然如果前面有疫苗就能把他(感染人數)斷掉(是最好),但疫苗因為安全性高於一切,還需要一點時間等待。所以如何在基本生活規範把傳播鏈切斷,就變得非常重要,台灣目前是處於這個階段中。」

參加完疫情記者會,陳時中又趕往行政院主辦的「醫藥防疫科技研發」記者會。(圖片來源/行政院提供)

對於很多人問為何現在不進行普篩?陳時中再次解釋,「我們現在量能還夠,一天平均大概1,600、1,700人,這週因應擴大篩檢大概有1萬,不過指揮中心在討論切斷傳播鏈這件事,很強調一定要有餘裕,不能把自己逼到最危險的那條線,因為只要任何變化讓我們超過那條線,那可能一下就崩解掉了。」

他表示,當然如果檢驗能更快速、專一性更好,範圍當然就可以更大,不過以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講還不是最需要的,「因為台灣目前在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很低,現在下去測大概也是類似的結果。」

台灣每百萬確診人數46人,排名全球99名

陳時中進一步指出,目前台灣每百萬人的確診量是46人,全世界排名99名,「雖然我們的檢驗率沒那麼高,但確診率很低。不過為何我們這麼重視檢測?因為我們很擔心未來如果社區傳播,還有沒有能力還去守住?」

他表示,目前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讓病人致死率降低,所以需要有新的藥物,另一個是需要讓病人住院人數變少。」陳時中指出,目前台灣住院天數最長的確診者是剛出院的案3,住了81天,整個確診者平均住院天數是30天,「只要一個病人住30天、住幾千個,整個病床就垮了。」

陳時中強調,這些努力都是為了等待疫苗、新藥和好的檢測,「這三個東西都出來後,台灣的疫情才算真的成功告一段落,所以科技是很重要的。」

也有外媒在疫情記者會問到,台灣在哪種情況下會鬆綁防疫措施?陳時中表示目前都還在觀察期,還不會馬上訂放鬆的規定,「如果整體的快篩、疫苗都有了,會慢慢走向那一步,怎麼樣讓國人健康,這是我們一直在想的。」

更多內容

新增5例境外》公主又遇難...珊瑚公主號郵輪再現4人確診

為什麼武漢肺炎會造成腹瀉?胃腸科醫師:若腹瀉搭配「這件事」才需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