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補選》沒人要喊「發大財」 陳其邁、李眉蓁、吳益政如何迎戰「庶民經濟」?

高雄市長補選

一年半前,陳其邁被「庶民」打敗,韓國瑜靠著「一碗滷肉飯、一瓶礦泉水」,然後補上「發大財」,高雄市民就陷入瘋狂;雖然事後證明,韓國瑜既非庶民、也不能發大財,只是一個「王祿仔仙」,因此遭到罷免。然而,真正的「庶民經濟」,仍是許多選民心中頗為期盼的事。

為何庶民經濟打敗工業轉型?

陳其邁一向較謹言慎行,所以當時不少人覺得他的政見深奧,味如嚼蠟,這次補選,他依然維持自己的風格,對於提振庶民經濟,依然是中規中矩的取向。國民黨李眉蓁,希望能得到韓粉的支持,但又不想當「韓國瑜2.0」,她不敢貿然說出類似「發大財」的口號。民眾黨吳益政,形象與作為則非譁眾取寵型,「批韓打邁」時有所見,他主張以「陽光好經濟」取代「黑金壞經濟」。

有時候,淺顯易懂的口號,很快就能打動人心,高雄市是個工業城,原縣區以農業為主,選民不喜歡聽長篇大論,快速、簡單、速食的文字和標語,與他們最對味了,韓國瑜會崛起,不能忽略這一點。但也因為韓國瑜的底氣不足,真正執政時就變成軟腳蝦,不過「口號」還是有人愛聽。

韓國瑜當時的「庶民經濟」,一是他自稱是「賣菜郎」;二是他在吸引韓粉後,所到之處萬頭鑽動,他替商家創造營收,替夜市攤販帶來錢潮;三是他高喊「九二共識」,當選後能使陸客回籠,刺激高雄的觀光旅遊及小民經濟。

此舉引來熱烈歡迎,中低層選民幾乎都挺韓國瑜,與力主要轉型為「工業4.0」的陳其邁,有極強的對比。

中低端人口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實上,還有些狂熱的「庶民」,仍然死忠追隨韓國瑜,之所以如此,是大多政治人物讓他們感覺「重商輕民」,維護大財團要多於關照小市民。

即使韓國瑜食言而肥,他們仍認為韓國瑜是他們的「代言人」。這些所謂的中低端人口,可能僅占全部選民的20%左右,但由他們帶出的怒火與風潮,連被視為深綠的高雄都在2018被翻盤。

陳其邁有敗在「庶民」的切膚之痛,然而李眉蓁與吳益政不想當、也無法當「第二個韓國瑜」,所以這場補選,沒有「庶民市長候選人」,但庶民還是需要被關注,然而要提振「庶民經濟」並不容易。

韓國瑜上任後,知道不可能有一批韓粉永遠跟他亦步亦趨,所以他只好想出每月找一位「觀光代言人」,藉以吸引人潮到高雄,但成效甚微。

要促進觀光、攤販經濟,要貨出去、人進來,除了「事件」、就是「網紅」,例如各縣市無不希望舉辦大型賽事、演唱會等,或是規劃景點、祭出住宿及門票優惠;前些日子,更爭相邀請「當紅炸子雞」衛福部長陳時中到訪,人潮滿坑滿谷,吸引了錢潮,創造一波庶民經濟。

振興商圈夜市,他推「一豎六橫」造街計畫

高雄曾被韓國瑜形容為「又老又窮」,此話不盡公允,但卻是一部份選民眼中的高雄印象。高雄某些地方「又老又窮」,很難吸引人潮,如果只是要一劑強心針的刺激,並不難,難就難在怎麼樣才能永續?

高雄的商圈、夜市眾多,有新崛江商圈、巨蛋商圈、六合夜市、瑞豐夜市等,不勝枚舉,陳其邁認為,若當選要推動「一豎六橫」造街計畫,從六合路開始打通整個隧道,把熱河街、安寧街、後驛商圈都串在一起。市民與搭火車南下的外地朋友,就能一路步行,享受商圈樂趣,也促進經濟活絡。

商圈「造街計畫」是硬體建設,這並不難做,行銷才是關鍵,陳其邁認為要擴大民間消費,市府就要成為商家堅強的後盾,他想到可以和臉書合作,讓商家行銷創造更多商業媒合機會,也讓商圈能朝數位轉型調整。只是,這有沒有簡便的口號,讓人「一目了然」,還能朗朗上口?

農產貨出去,他們戰略雷同、戰術有差

吳益政提議推虛擬貨幣「高雄幣」,陳其邁在2018也提過,現在不提了,韓國瑜時代也發行過,但乏人問津,李眉蓁就反對虛擬幣,主張直接「減稅」。但是,增加收入與減少支出,何者較受青睞,市長候選人們應該心裡有數。

其他像是陳其邁主張農產「地產地銷」、農漁村「莊園經濟」;吳益政提「農業基金」,李眉蓁則說「一定會全力推廣,將高雄農產品行銷出去。」目標都雷同,做法大同小異,差別只在誰當市長具備領導力的問題,核心還是回到候選人的人格特質,誰對在地情況最熟悉,誰有心,誰有規劃整合能力。

「口號式」的競選政見在這次補選已不復見了,「發大財」的庶民經濟仍需要腳踏實地,從基本問題著手、改善、轉型;追求一陣風的代言人與網紅,不是執政的長久之道。最關鍵的還是陳其邁、李眉蓁、吳益政在爭取庶民支持時,態度是否誠懇,有沒有將心比心,有無苦民所苦的共鳴,庶民都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