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遺囑21年來調閱數慘掛零 原來是司法院「鳥籠公證法」惹的禍

司法改革

許多民眾在生前委請公證人把遺囑進行公證,希望自己百年之後,繼承人能夠按照公證遺囑分產,如此一來就不會發生爭產風波。儘管1999年司法院即修訂公證法,聲稱能讓繼承人可以調閱公證遺囑,但據立委鍾佳濱調查,21年來調閱數竟然掛零。

為此,立法院本會期特別將公證法列為優先法案,不料司法院並未加以改進,反而拿掉民眾閱覽的權利,越修越退步,宛如一部「鳥籠公證法」。

避免死後爭產,生前公證遺囑成趨勢

舉凡台塑王家長榮張家,就算手下律師成千上百,這些豪門大戶還是因為後代爭產而四分五裂,令一般民眾也心有戚戚。

為了避免後代爭產,家族能夠「家和萬事興」,據《經濟日報》統計,2003年由民間公證人處理的遺囑公證案約1千件,到今年2020年已激增逾5千件,成長5倍以上,表明中高齡族群認真重視預立遺囑,事先規畫處理身後事。

不過,找公證人來公證遺囑只是個開端而已,關鍵在往生之後,繼承人要能夠知悉及調閱到公證遺囑,尤其許多情形是遺囑預立後幾十年當事人才往生,這時連原本民間公證人都已經歇業,繼承人可能不知道有遺囑存在,或是遺囑已經佚失,那麼之前的心思都白費了。

21年來公證遺囑調閱數慘掛零

為了讓繼承人能夠知悉及調閱公證遺囑,司法院於1999年修訂公證法第98條,要求公證人將公證遺囑繕本送交「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公證人聯合會)保存。當時的立法理由表示,目的是要符合「便民、利民」之旨,繼承人或利害關係人日後可向聯合會查詢並請求閱覽。截至目前為止,保存的公證遺囑已經達到數十萬份。

但事實上,直到去年2019年12月「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才正式在台北設立,數十萬份遺囑繕本都由司法院轄下的地方法院公證處保存。據立委鍾佳濱調查,21來民眾對公證遺囑的調閱數根本掛零,因為根本無從查詢也無從調閱。在此情形下,許多繼承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先人曾經做過公證遺囑,因此至今整個家族仍在對簿公堂。

公證人全國聯合會於2019年4月間舉辦成立大會,首屆理事長周家寅(中)矢志建置公證遺囑查詢平台。(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公證人公會全國聯合會臉書)

「鳥籠公證法」越修越退步

立法院本會期特別將公證法列為優先法案,加諸公證人聯合會已經於去年正式成立,司法院本可善用本次機會改進。不料,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卻在司法委員會表示,「我們這一次(修法)已經把請求閱覽這個部份拿掉了」,讓立委們當場傻眼,鍾佳濱還驚訝地問,「不能請求閱覽了喔?」

原來,過去21年累積的數十萬份公證遺囑繕本都由各地方法院公證處保存,雖然公證人聯合會去年在台北成立,可是一時之間還找不到便宜又合適的倉儲空間來存放這麼多公證遺囑,尤其台北地狹人稠、地價高昂,問題難度相當高。

對此,司法院想到可以利用電子方式來保存,但本次司法院所提修正草案,卻排除電子全文上傳,僅上傳公證書字號、日期等基本相關資料,導致未來民眾就算查詢或調閱,也根本看不到公證遺囑的內容,難怪林輝煌會坦承,「已經把請求閱覽這個部份拿掉了」。

建議全文上傳、開放全國受理調閱

立委鍾佳濱表示,要符合「便民、利民」之旨,最好就是讓各地方民眾就近一次完成查詢及調閱,不用跑好幾趟,也不用大老遠跑去設在台北的公證人聯合會。鍾佳濱無奈地說,司法院的草案彷彿要繼承人跟電影《國家寶藏》一樣,先跑華盛頓、再跑巴黎白金漢宮、再跑總統山,「那樣真的很累!」

鍾佳濱辦公室亦認為,司法院朝電子化方向修法是正確的,可以解決實體倉儲的困難,而且要民眾親自前往申辦,以進行人別辨識也是合理的;只不過,既然都已經電子化了,何不全文上傳?然後由各地方法院公證處進行人別辨識,方便民眾就近在居住縣市的地方法院一次完成查詢與調閱,如此更能符合公證法「便民、利民」的立法意旨。

立委鍾佳濱也說,司法院去年給公證人全聯會和地方分會的補助款僅21萬元,今年因為要建立電子系統所以多編列了54萬元,但會不會是預算太少了,所以沒辦法做全文電子上傳,呼籲司法院在執行預算時加以解決,還給人民完整的查詢及調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