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不論誰入主白宮 台灣都要相信自己 因為有實力就有角色

兩岸國際

美國總統選舉自11月3日展開,經過2天的投開票至今仍懸而未決,甚至確定要進入法律延長賽。《信傳媒》訪問到剛從美國返台的中研院政治所助研究員傅澤民博士,請他分享對美國大選的觀察,並對後勢進行研判。

中研院政治所助研究員傅澤民博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哈佛大學中國與世界計畫博士後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講師,並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取得政治科學與國際關係博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關係理論、政治心理學、中共政治與外交政策、東亞安全、歷史與國際關係。

美國大選進入法律延長賽,川普翻盤有難度

經過2天的投開票,美國總統仍然處在難產的狀態。根據川普競選官網發布的訊息,川普陣營已在密西根州提起訴訟,傅澤民對此表示,既然川普已經提起訴訟,所以本次大選確定會進入法律戰,「他現在就是想要打到最高法院去。」美國最高法院目前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數,川普本人近期就提名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接任大法官,讓保守派佔了6席,而自由派僅3席。

儘管如此,傅澤民研判川普未必會在法律戰中佔上風,因為法律上沒有爭議的話,保守派法官也難有操作空間。

「川普陣營之前就已經研究過提前投票與郵寄投票,也在一些州提出法律訴訟,但都不奏效」,傅澤民表示,「根據美國憲法,本來就賦予各州裁量權,讓各州可以自行認定選票,因此有些州只要郵戳在選舉日之前都算,但亞歷桑那州則必須是選舉日之前要『寄到』。」因此要透過法律來質疑提前投票與郵寄投票的合法性是有難度的。

不過傅澤民也說,「還是要幫川普講一句話,當選情很膠著的時候,其實有些州本來就賦予候選人請求重新計票的權利,所以像是威斯康辛州差距在1%以內,重新計票就是川普的合法權利。」

美國總統難產導致權力真空,傅澤民:這絕對不是好事

傅澤民表示,倘若川普只是要求重新計票,那麼選舉結果很快就會底定,但透過司法訴訟甚至一路打到最高法院的話,那就會曠日費時。

針對這段美國總統難產的期間,國際情勢乃至於兩岸情勢會有何變動?「如果美國出現這種暫時性的時期,可能有人會稱之為『權力真空』」傅澤民表示,「這絕對不是好事!」主要是會拖延到勝選者籌組執政團隊的時間,加上還有美國內政要處理,所以會讓勝選者格外分心。

此外,傅澤民亦觀察到,目前國際上並未因此出現大規模衝突的跡象,就算近期打得激烈的亞美尼亞與亞賽拜然,也沒有衝突加劇,「因為就算拜登贏了,本來就是會有一個過渡期,要到明年1月才會上任。」

因此傅澤民說,不管是兩岸關係還是美中台關係,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各方就是靜待選舉結果的產生。

中研院政治所助研究員傅澤民今年甫從美國學成歸國,是少數在疫情期間返國的學者,對美國近況有較新之了解。(攝影/胡智凱)

一場大選反映美國的兩個世界

本次大選雖然還未底定,但就已開票完畢的地區為例,城市人口超過7成支持拜登,鄉村則超過6成支持川普。剛從美國返台的傅澤民表示,這突顯美國城鄉差距的問題,藍領與白領、都市與農村,反映了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兩邊價值觀完全不同。

傅澤民憂心忡忡地指出,最大的問題是兩邊拒絕對話,希望勝選者不管是誰,都不要大肆慶祝,而是去傾聽另外一邊的心聲、消弭美國的裂痕。

此外,就目前結果看,超過6成白人支持川普,但8成黑人則支持拜登,而拉丁裔則是五五波。對此有學者分析,如果川普這次沒能連任,日後美國白人以及保守的共和黨恐怕就要一蹶不振。

傅澤民對此表示,白人因為生育率低的關係,人口數量未來確實有可能會輸給其他族群,但在社經地位上仍有很高的優勢;反而值得關注的是拉丁裔,他們這次跌破許多專家的眼鏡,比想像中還要支持川普,所以未必能說共和黨的時代就要結束了。

拜登要以多邊主義來跟中國競爭,台海較不易擦槍走火

這段時間國內有不少意見認為,只有川普當選才能「抗中保台」守護台灣的利益,但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拜登已經聽牌的情況下,許多人開始深感焦慮。

傅澤民首先認為,川普不是唯一會遏制中國的美國總統,「美中競爭是會繼續的,不會因為拜登上台就結束。」差別在於,川普是以單邊主義的方式來跟中國競爭,而拜登則是秉持多邊主義。

對於川普的單邊主義,傅澤民以「羅曼蒂克的英雄主義」來形容,強調川普信奉的就是自己,寧可以單打獨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至於拜登的多邊主義,則是各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而根據拜登的選舉政策與政綱,傅澤民研判拜登會讓美國重返WHO,並積極與中國在聯合國、WTO等各種國際組織裡頭,競爭影響力及主導權。

因此,比起川普把對中國的戰場開在軍事方面、開在台海當面不同,拜登的戰場會選在外交與國際場合,台海相對就不會那麼容易擦槍走火。傅澤民也說,根據拜登多邊主義的思想,美國不大可能停止跟印太國家的聯合軍演,也不大可能拋棄台灣。

台灣要相信自己!有實力就有角色!

傅澤民坦言,台灣在川普的單邊主義眼中,跟在拜登的多邊主義眼中,確實會有不同的定位。「一個是你幾乎被推到前線去,一個是在多邊制度性競爭的框架裡」,對後者而言,台灣的重要性或許會變低,但也不是完全失去機會。

「台灣如果持續證明自己的各種軟、硬實力,比如說在公衛領域的防疫實力,到時美國與中國在國際組織角力時,台灣一定有可以扮演的角色。」

專長是小國戰略的傅澤民並且強調,「台灣要做的事情,而且主要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輕易相信外在的承諾。」因為小國最擔心被大國拋棄,大國最擔心被小國捲入,而美國與台灣儘管很親近,但內部始終有這種「怕拋棄―怕捲入」的緊張關係。

傅澤民因此說道,就算川普最後透過法律翻盤而連任,台灣還是要繼續相信自己,尤其應發展「自主性嚇阻能力」,而不是倚賴美國的「延伸性嚇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