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戰爭與屈辱之間 西方再次選擇了屈辱

國際

本文作者為:譚諾克(Charles Tannock),英籍「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榮譽主席、前歐洲議會議員。他是台人赴歐盟申根國家免簽的主要推手之一,多次力挺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2009、2011年兩度來台訪問都與時任總統馬英九會面。

註:本文撰寫時間是在2月24日上午俄羅斯正式對烏克蘭開戰之前。

21日俄羅斯正式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內茨克州(Donetsk)和盧甘斯克州(Luhansk)獨立。然而作為回應,美國及其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邦並未實施之前承諾的嚴厲制裁,這顯示它們願意接受俄羅斯永久佔領克里米亞(Crimea)、烏東衝突處於「半冷凍」狀態,作為避免開戰的代價

西方本能採取「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No War, No Peace的立場,這是1918年蘇聯革命家托洛斯基(Leon Trotsky)在蘇維埃政權與德國布列斯特(Brest-Litovsk)和平會議上憤而離席時所說的名言。然而西方現在更可能實現的,卻是前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938年對時任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的神回應「你曾有機會在戰爭和屈辱之間做出選擇。你選擇了屈辱,現在你將面對戰爭。」

(更多相關新聞:俄烏開戰》股匯雙殺 外資大賣534億 油價衝破百元 小麥飆新高 比特幣應聲下跌

「張伯倫陷阱」西方又重蹈覆轍

西方持續表示有意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談判,等於告訴普丁他正佔上風,正如張伯倫犧牲捷克的蘇台德區(Sudetenland),將之割讓給德國納粹領導人希特勒(Adolf Hitler)。西方釋出的訊息,即「避免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比支持烏克蘭主權更重要」,在普丁聽來可是十分悅耳的音樂。事實上普丁早就熟悉這首曲子,這還要多虧西方對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2008年入侵並分割喬治亞反應

普丁動員俄羅斯陸海空三軍去包圍烏克蘭,一直有一個核心目標:他希望重塑歐洲安全架構,妨礙北約對前蘇聯國家的防禦承諾。為此普丁下定決心,不管動用什麼方法都要把烏克蘭拉回「俄羅斯世界」(Ruski Mir)。最近普丁在一場記者會上以格外粗魯的方式總結自己的冷酷目的:「不管你喜不喜歡,你最好吞下去,我的美人。」

民主烏克蘭的存在將威脅普丁統治合法性

為何普丁如此執著烏克蘭?正如前美國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1994年初所解釋「收買然後使烏克蘭俯首稱臣,俄羅斯自然會再成為一個帝國」。反之,若一個強大繁榮的民主烏克蘭崛起,代表另一種政治模式對俄羅斯人也是可行的,這將嚴重威脅普丁統治並持續掌權的合法性

但是,普丁能如何使烏克蘭屈服於他的政權?無故入侵恐將俄羅斯捲入大規模戰爭罪,雖然無法確知後果,人員傷亡和財政上卻可能得付出龐大代價。普丁肯定知道,1980年代從阿富汗運回來的士兵屍袋對蘇聯統治基礎的破壞,不亞於蘇聯衰弱不堪的經濟。

(更多相關新聞:台股閃崩461點》俄烏開戰 川普:普丁、習近平像姐妹花 一個要烏克蘭、一個要台灣

說服土耳其關閉箝制黑海的兩大海峽

因此普丁承認頓內茨克州、盧甘斯克州獨立並威脅進一步入侵烏克蘭,可能是希望透過強迫手段達成新協議,類似具有嚴重缺陷、偏袒俄羅斯條件的《新明斯克協議》(Minsk II)。2015年2月烏克蘭在槍口下簽署《新明斯克協議》,該協議授權俄羅斯代理人(在俄軍和傭兵公然支持下)治理頓巴斯地區(Donbas),使烏克蘭「聯邦化」。頓巴斯佔領合法化後,克里姆林宮(Kremlin)便能藉此否決任何不符其利益的國家外交政策或改革,甚至能全權決定是否中止或者升高這永久性的政治亂局,進一步削弱烏克蘭的經濟和民主制度。

儘管《新明斯克協議》或其他模仿它的協議只會破壞烏克蘭的獨立性,相對於全面開戰,西方領袖(勉強)把它視為較佳的替代方案。在此脈絡下,對於普丁承認頓內茨克、盧甘斯克的地位,西方國家僅施加有限制裁可解讀為偽善之舉,它們是在對烏克蘭施壓、要求該國投降。一如往常,烏克蘭人被排除在這場計算之外,如同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的領導人。

(更多相關新聞:烏俄開戰》烏克蘭湧現西逃車潮 拜登還在開會 中國已宣布進口俄國小麥

1991年獨立以來,烏克蘭的轉捩點分別是2004年「橘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2014年「廣場革命」(Maidan revolution)

這兩場革命都是民眾為了防止烏克蘭跌回俄羅斯股掌之間,而自發的大規模運動。在這背景下,難怪烏克蘭人現在認為加入北約是他們維持獨立最好的機會。烏克蘭人展現出前所未見的團結,拒絕由普丁定義其地緣政治未來,普丁治下的俄羅斯已經變成烏克蘭的致命敵人。

這樣的決心,無疑讓烏克蘭政府感到自己不得不拒絕類似《新明斯克協議》的跛腳條件、挑戰普丁,儘管它知道一旦與俄羅斯開戰,它就只能靠自己了。

西方每多送一次先進防禦性武器給烏克蘭,俄羅斯發動全面侵略的可能性就降低一點。新增額外的嚇阻措施,勢必會影響普丁的軍事計算,畢竟這攸關他的終極目標:他的政治存亡。

如果西方能說服土耳其參與制裁行動,以關閉通往俄羅斯的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 Strait)要求普丁從烏克蘭邊境撤兵,甚至能更進一步影響普丁的盤算。(編按:2月24日烏俄開戰後,烏克蘭呼籲土耳其關閉該國領空、禁止戰艦通過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 Strait);這兩個海峽是船隻從黑海進入地中海的要道,而俄羅斯在黑海擁有一支海軍艦隊。)

(更多相關新聞:俄烏戰雲密佈》美國F-35前進波羅的海 普丁宣布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

這不是一場贏不了的戰爭

由於後勤、支出還有暴露遠東領土等問題,俄羅斯無法讓軍隊在西方邊境一直維持備戰狀態好幾個月。設備需要維護,徵兵制下義務役也有一年服役期限。如果普丁沒有趕在3月中前宣布發動侵略,或許侵略根本就不會發生了,因為春天的融雪將把道路變得一片泥濘,減緩坦克的移動速度

如果俄羅斯真的侵略烏克蘭呢?俄羅斯前國防部對外軍事合作總局局長伊瓦紹夫(Leonid Ivashov)近日表示,對烏克蘭發動攻擊「將使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的存在受到質疑」而且「讓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成為死敵」。伊瓦紹夫是一名俄軍退將,但在公共事務上仍十分活躍。

無端爆發的侵略固然可怕,對抗侵略看來也十分艱鉅,但只要採取必要的軍事和經濟手段,並利用烏克蘭和西方的公眾情緒,這場防衛戰是能打贏的。烏克蘭人必須捍衛他們作為主權國家存在的權利,再加上民主西方國家源源不絕的支持,他們才能建立一個自己想要的國家。

© Project Syndicate

註一:《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麥金塔什(James Mackintosh)亦對撰寫本文有所貢獻

註二: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