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提「限氣令」 美國能取代俄羅斯成為天然氣救世主?

國際

本文作者為:巴特勒(Nick Butler),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客座教授,他是國王學院「政策研究所」(Kings Policy Institute)創始所長、Promus Associates公司主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犯下諸多戰爭罪,隨著這些影像持續佔據歐洲和世界各地媒體版面,德國承諾2023年前將其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削減三分之二;德國副總理暨經濟和氣候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甚至更為果斷,指德國最快將於今(2022)年6月前將俄羅斯石油進口降低一半

不過,減少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需要更長時間。歐盟最近創立了一個新機構代表全體27個成員國購買天然氣,其第一筆聯合採購,是2022年將從美國進口約150億立方公尺(bcm)的液化天然氣(LNG),而這僅是一個開端。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先知多寂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15年前就警告:依賴俄天然氣會有國安危機

美國想當天然氣救世主嗎?

歐洲不可能迅速擺脫俄羅斯天然氣,尤其是在工業領域。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俄烏戰爭促使歐盟各國致力建造更多風力發電和太陽能設施,但發展再生能源首先需要升級基礎建設,而相關融資和施工都要時間。電池技術進步至足以大量儲存電力之前,在缺乏風力或陽光的日子,歐洲仍得依靠天然氣發電廠提供備用能源。

即使自美國採購150 bcm的LNG,歐洲還需1400 bcm的天然氣以徹底取代俄羅斯進口,而歐洲不得不轉向世界市場尋求供應,這個市場甚至在俄烏戰爭前就已捉襟見肘。而歐洲對非俄產天然氣的需求,將增加其他天然氣進口國的價格壓力,尤其是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

雖然地底不乏天然氣儲量,開發資源並將其推至市場販售可能費時3-5年,若要安裝複雜的LNG設備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儘管俄烏戰爭將刺激各方開發新氣田,尤其是在中東地區和地中海東部,目前只有一個現成的大規模供應源:美國

然而我們還不清楚美國是否想成為全球天然氣供應的「救世主」、全球天然氣市場的沙烏地阿拉伯。

(更多相關新聞:盧布復活!中印韓搶購便宜俄羅斯石油、天然氣 給普丁買武器添更多柴火

出不出口油氣?美國3方觀點大亂鬥

對美國油氣產業及一些政治人物而言,出口天然氣是對全球需求增長的合理反應,也是多年蕭條後社會亟需之新收益和工作機會來源他們認為新頁岩油開發熱潮正在招手,因為美國大部分潛在天然氣出口都是開採頁岩油的副產品。

不過對某些人來說,推動天然氣出口代表著令人厭惡的「碳氫化合物經濟」復辟。以LNG形式出口的天然氣將排放溫室氣體,導致雖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但仍在上升的全球排放量進一步增加

也有人強調能源價格飆漲之際,擴大出口會造成油氣自美國外流的風險。畢竟,美國已經開始享受頁岩油帶來的油氣自給自足,也不確定成為「全球主要天然氣出口國」究竟有多大吸引力。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若想調和上述三種觀點,可是一項艱鉅挑戰。拜登政府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乾淨能源的法案在國會卡關,或在規模及潛在影響上受到削弱。作為民主黨重要票倉之一的環保遊說團體,已對遲遲不見進展感到不耐,並擔心民主黨可能在11月期中選舉失去國會控制權。

(更多相關新聞:補上俄羅斯缺口 美國、加拿大將供應更多天然氣給亞洲和歐洲

難補俄供應缺口,歐洲提出「限氣令」

另一方面,歐洲龐大且日益增長的天然氣供應缺口──歐洲已經在討論限制供應──恐使民眾不再那麼支持制裁俄羅斯。如果天然氣短缺嚴重衝擊歐洲經濟,只會促使德國和其他國家更進一步勸說烏克蘭政府,接受和俄羅斯達成不盡人意的和平協議

普丁的俄烏戰爭使「能源安全」重新躍升為大西洋兩岸政治議程的首要議題,歐美領導人現在面臨的選項或許會帶來痛苦,做出決定卻是緊迫且無可避免。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潤飾校稿。